[实用新型]天线用U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8597.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霞;曲双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架,特别是涉及天线用U型架。
背景技术
天线用U型架结构复杂,主要为天线提供支撑,并用来保证天线的俯仰角度、转动方位的垂直度以及传动精度。在其底部主轴和两个支臂轴上分别需要安装三组不同尺寸的轴承,分别用来支撑两个平面天线。装配轴承时,要求轴承与轴平行安装、紧密配合,并通过调整使轴承转动灵活,无间隙。
目前,在装配U型架底部主轴的轴承时,需要将U型架倒立在装配台上,一个装配工扶住两支臂,另一个工人先将轴装入轴孔内,然后在轴的大端装入堵头,将撬棍塞入堵头的孔内,扳住撬棍使轴不能转动和移动;再将轴承垂直套入轴端,然后用套筒的一侧顶住轴承,通过采用敲击套筒另一侧的方式使轴承沿轴的方向进入。由于敲击时施力位置和力度不均,不易使轴承沿轴平稳转动进入配合位置,不能保证轴承与轴的配合精度。
接着装配支架轴承时,需要把U型架两支臂朝上安装在圆台上,然后横着装配两个支架轴上的轴承。因装配时仍旧采用敲击套筒的方法,横向操作极不方便,更不易保证装配精度。
综上所述,传统的安装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工人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装配精度不能保证;轴的大端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天线用U型架,装配支架轴承时更省力、简单、装配精度高且大大减小了对轴的大端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天线用U型架,包括支架、撬杠和架体;支架为六面体框架,支架上一对相互平行的侧面上装有侧板,架体包括三个机 械臂,橇杠为圆柱体,撬杠穿过每个机械臂内部的孔和支架侧板上的孔;所述机械臂包括堵头、轴、支架轴承和套筒组件;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压套、转向轴承和丝杠;堵头穿过轴的大端的孔并与轴的大端卡紧定位,丝杠穿过轴的小端的孔并伸入到堵头所带内孔中,丝杠与堵头接触部分有螺纹配合,支架轴承位于轴的大端,压套为一空心圆筒,轴的小端穿过压套并使压套末端贴于支架轴承的端面,压套与丝杠之间有转向轴承;丝杠旋转后,转向轴承推动压套(13)在轴向前进,使支架轴承紧贴于轴的大端。
所述轴内部在有堵头穿过的部分有用于限定堵头周向自由度的凸棱。
所述转向轴承的左右两端分别有轴承下盖和轴承上盖,所述轴承下盖与丝杠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上盖与压套固定连接。
所述侧板上有用于减重的通槽。
所述撬杠的直径大于等于12mm。
所述丝杠的外端面上有用于辅助丝杠旋转的扳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与撬杠合的支架,使U型架上各个臂的撬杠同时得到固定,还可以通过翻转支架,进行不同方向轴承的安装,解决了装配时工人手扶U型架引起的劳动强度大且操作复杂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杠传动原理安装轴承,运动匀速平稳,能保证轴承沿轴平稳转动进入配合位置,保证轴承与轴的配合精度,这种方式也大大减小安装轴承时对轴的大端的冲击,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轴内孔上的凸棱对堵头进行限位,减小了堵头的外圆直径,同时在支架的侧板上设置通槽,达到了节省材料,降低装置重量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台肩与轴承盖相配合的方式来固定转向轴承,不仅保护了轴承而且定位效果良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了满足强度要求和减重要求的撬杠直径;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扳手工具拧动丝杠,将动力传递到套筒上,从而推动轴承前进,节省工具,节约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用U型架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天线用U型架包括支架1、撬杠2和架体3。橇杠2为圆柱体,撬杠2的直径大于等于12mm。经过多次试验,直径为8~11mm的撬杠2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折弯的现象,而选择12mm的直径的撬杠2即可正常使用。支架1为六面体框架,每一面为四方形4。为了减重,除了一对相互平行的侧面上装有侧板5以外,其余的四个面均是镂空的。
如图2所示,每块侧板5打有若干的孔6,便于撬杠2穿过,所以孔6的大小和数量依据撬杠2确定。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侧板5上打若干通槽7,便于进一步减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8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形接入延迟线电阻加载渐变槽线脉冲天线
- 下一篇:无色散延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