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板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8213.6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4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伟;朱文辉;慕蔚;王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3/488;H01L23/31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隔片式 ic 芯片 堆叠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自动化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IC芯片集成电路封装件,具体涉及一种基板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该堆叠封装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更小、更轻和更有功效的各类手机市场需求扩大以及掌上电脑(PAD)的电子器件的增长,促进了电子封装技术更小型化、更多功能的研发,堆叠封装已是满足产品更小、更轻、更多功能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并越来越得到各封装公司客户的重视,各类手机数码相机、各种智能卡及便携式仪器是堆叠封装产品的应用领域。手机的多功能化技术又推动了堆叠封装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提升。
目前,堆叠封装都是通过粘胶片直接将IC芯片进行堆叠粘接,影响连接IC芯片与载体焊盘的键合线的高度,相邻芯片间的绝缘性能不好,也影响到芯片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板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键合线高度符合要求,芯片间的绝缘性能和芯片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板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包括BT基板,BT基板的载体上粘接有至少两块IC芯片,所有的IC芯片依次堆叠粘贴,各IC芯片上的焊盘通过键合线与BT基板上的焊盘相连接,BT基板上固封有塑封体,相邻两IC芯片之间粘贴有隔片。
隔片通过绝缘胶或胶膜片与IC芯片粘贴。
隔片采用单晶片、微晶玻璃片或陶瓷片。
堆叠的IC芯片按远离载体的顺序的第一块IC芯片与BT基板相连的键合线的弧高不超过110μm、第二块IC芯片与BT基板相连的键合线的弧高不超过110μm;从第三块IC芯片起,每块IC芯片与BT基板相连的键合线的弧高不超过120μm。
本实用新型的封装件堆叠所用的多个IC芯片尺寸的大小、厚度基本相同,相邻两IC芯片之间设置了隔片,使该相邻两IC芯片之间的高度增加,为键合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不仅解决了键合线的高度问题,而且利于IC芯片的散热;同时,由于隔片采用不导电的材料制成,进一步提高了相邻两IC芯片间的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封装件中三层隔片式堆叠封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封装件中五层隔片式堆叠封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体,2.第一粘胶片,3.第一IC芯片,4.第二粘胶片,5.第一键合线,6.第一隔片,7.第一基板焊盘,8.第二IC芯片,9.第二键合线,10.第三粘胶片,11.塑封体,12.第二基板焊盘,13.凸点,14.焊料,15.锡球,16.BT基板,17.第四粘胶片,18.第二隔片,19.第五粘胶片,20.第三IC芯片,21.第三键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堆叠封装件中三层隔片式堆叠封装件的结构,包括BT基板16,BT基板16的载体1上粘贴有第一IC芯片3,第一IC芯片3通过第一粘胶片2与载体1粘接,第一IC芯片3上粘贴有第一隔片6,第一隔片6通过第二粘胶片4与第一IC芯片3粘接,第一隔片6上粘贴有第二IC芯片8,第二IC芯片8通过第三粘胶片10与第一隔片6粘接; BT基板16的上面设有第一基板焊盘7,第一基板焊盘7与设置于BT基板16底面的第二基板焊盘12相连接,第二基板焊盘12上设有凸点(UBM)13,凸点13通过焊料14焊接有锡球15;第一IC芯片3通过第一键合线5与第一基板焊盘7相连接,第二IC芯片8通过第二键合线9与第一基板焊盘7相连接。BT基板16上固封有塑封体11;载体1的上面、BT基板16的上面、第一粘胶片2、第一IC芯片3、第二粘胶片4、第一隔片6、第三粘胶片10、第二IC芯片8、第一基板焊盘7、第一键合线5和第二键合线9均封装于塑封体11内,并形成电路整体。塑封体11对第一IC芯片3、第一键合线5、第二IC芯片8和第二键合线9起到了保护和支撑作用。第一基板焊盘7、第一IC芯片3、第一键合线5、第二IC芯片8、第二键合线9、第二基板焊盘12、凸点(UBM)13、焊料14和锡球15构成了电路的电源和信号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8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电容器
- 下一篇:单基岛埋入单圈脚静电释放圈无源器件球栅阵列封装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