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瓦斯加热炉烘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8175.4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苏蔚;李霞;马海林;陈兴家;战奇;徐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F23D14/22;F23D14/58;F23D14/4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瓦斯 加热炉 烘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瓦斯加热炉烘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瓦斯加热炉烘炉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式循环瓦斯加热炉是一种热工设备,加热炉在投产前需要对炉体及管道进行烘干。蓄热式循环瓦斯加热炉烘干用的燃气采用干馏气,干馏气是干馏炉产生的高热值煤气,热值大,燃烧温度高。目前的烘炉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高热值煤气时,容易造成回火;壳体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变形,使烘炉装置无法满足重复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瓦斯加热炉烘炉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保证煤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完全燃烧;能控制炉温,防止烘烤装置外壳因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整个烘炉过程不需更换烘烤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瓦斯加热炉烘炉装置,包括空气管和烘炉燃气管,所述烘炉燃气管设置在空气管内形成套管结构,空气管一端盲死,空气管喷口一设于盲端的管壁上方,烘炉燃气管喷口设于空气管喷口一处,空气管喷口二设于炉墙与空气管喷口一之间,空气管外设有耐热保护层。
所述烘炉燃气管喷口端相对空气管轴线弯曲成一个45-60°的角度α。
所述空气管内设有常燃煤气管,常燃煤气管的喷口设于空气管喷口一处。
所述空气管喷口一处设有电子点火器。
所述耐热保护层为耐热材料浇注层,浇注层内均匀分布有防止浇注层脱落的锚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烘炉燃气管喷口设于空气管喷口一处,能保证煤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完全燃烧。2)空气管喷口二在炉墙处形成低温保护区,防止高温火焰或局部急剧升温对炉墙造成破坏。3)在烘烤装置钢壳外表设有耐热保护层,对烘烤装置外壳起到保护的作用,整个烘炉过程不需更换烘烤器。4)烘炉开始时采用电打火引燃干馏气,比人工点火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管 2-螺栓 3-法兰 4-人孔法兰 5-常燃煤气管 6-烘炉燃气管7-锚固钉 8-耐热保护层 9-固定件 10-空气管喷口二 11-烘炉燃气管喷口 12-空气管喷口一 13-电子点火器 14-炉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循环瓦斯加热炉烘炉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空气管1和烘炉燃气管6,烘炉燃气管6通过固定件9设置在空气管1内形成套管结构,空气管1一端盲死,空气管喷口一12设于盲端的管壁上方,烘炉燃气管喷口11设于空气管喷口一12处,空气管喷口二10设于炉墙14与空气管喷口一12之间,在炉墙与烘炉火焰之间形成低温气体保护区,防止高温火焰或局部急剧升温对炉墙造成破坏。空气管喷口一12处设有电子点火器13,点火更安全。空气管1内还设有一个常燃煤气管5,常燃煤气管5的喷口设于空气管喷口一12处,在烘炉恒温阶段,只有常燃煤气管5喷口处保持燃烧状态,并作为下次升温的点火火源。
空气管1外设有耐热保护层8,耐热保护层8为耐热材料浇注层,浇注层内均匀分布有防止浇注层脱落的锚固钉7,保证烘烤装置在烘炉过程中始终正常工作。
烘炉燃气管喷口11端相对空气管1轴线弯曲成一个45-60°的角度α,烘炉燃气管喷口11位于空气管喷口一12中间,且以一定角度向四周喷射煤气,保证烘炉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完全燃烧。
本装置通过法兰3和螺栓2设于加热炉的炉墙14孔洞处的人孔法兰4上,常燃煤气管5、烘炉煤气管6及电子点火器13与相应的外部管道相连,即完成设备的安装。
烘炉时先通入助燃空气,再通入烘炉燃气,同时开启电子点火器13,即进入正常的烘炉程序,根据升温曲线自动控制煤气量和空气量,在烘炉过程中,需控制空气、烘炉燃气喷口速度大于回火速度,防止火焰进入管道内燃烧。
因采用干馏气进行烘炉,干馏气是一种高热值煤气,煤气热值接近天然气,在烘炉时应采用过量通入空气的办法控制炉温,同时过量空气也对烘烤装置外壳起到冷却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8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太阳能电池板的标识牌
- 下一篇:均匀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