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侧旋功能的背伸双向牵引治疗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7182.2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吴少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 地址: | 5101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功能 双向 牵引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针对躯干肌肉、骨伤进行治疗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躯干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疾患的治疗,中医与西医各有不同的治疗理念,西医为对抗性治疗,中医为顺应性治疗。其实对于这种伤病,应以顺应性治疗为佳。如果患者可以处于一种脊柱双向拉伸的状态下,由医生指导操作,进行各种如侧旋、摆动的辅助动作以及如理疗、按摩等辅助治疗,则可对如腰椎间盘突出等骨伤病产生良好的疗效。
当然,病况不一样,采用的牵引治疗方法也相应地有区别,配以的康复辅助动作、辅助按摩亦有不同,但人体脊柱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在进行这些牵引治疗的时候,应该让病人处于俯卧的体位,才能更好地让椎体放松,便于椎盘复位,不压迫神经。特别地,在俯卧牵引状态下进行上半身的侧旋,对腰椎间盘突出两侧突出者的复位有着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因此,应该设计一种治疗台,使其既可以针对俯卧姿态的患者进行背伸双向牵引,又可让患者上半身侧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既可以针对俯卧姿态的患者进行背伸双向牵引,又可让患者上半身侧旋的治疗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具备侧旋功能的背伸双向牵引治疗台,包括具有双向牵引机构的床身,所述床身分为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上具有两块铰接在一起的、可单独转动的翻板,两块翻板铰接后的旋转轴线沿床身的长轴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身的下方设有顶起机构及两根顶杆,两个翻板的下部分别与这两个顶杆的上端铰接,两个顶杆的下端与顶起机构联接,由顶起机构驱动顶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翻板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起机构包括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与一横摆杆联接,所述两根顶杆的下端装有弹簧,横摆杆的两头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下端铰接。
或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顶起机构包括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顶杆的下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床身前部设计成铰接的翻板组合结构,这样在患者俯卧时,翻板正好位于其胸肩的两边,这时只要利用双向牵引机构对患者进行双向牵引,然后翻板侧翻时就可以带动其上半身侧翻,而上半身侧翻则带动脊柱旋转,可使处于胶质状态的髓核(突出物质)产生一定的位置移动的作用,强迫患者突出椎间盘的两椎体间体产生旋转移动,使压迫神经根的髓核被位移甚至剥离、松解粘连,和小针刀的剥离和手术的摘除效果一样。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两侧突出者的复位,同时可以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病理性倾斜、嵌顿,适用于扭曲、变形的胸椎或腰椎的患者进行牵引治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起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起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具备侧旋功能的背伸双向牵引治疗台,包括具有双向牵引机构的床身1,所述床身1分为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上具有两块铰接在一起的、可单独转动的翻板2,两块翻板2铰接后的旋转轴线沿床身1的长轴方向。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床身1的下方设有顶起机构及两根顶杆21,两个翻板2的下部分别与这两个顶杆21的上端铰接,两个顶杆21的下端与顶起机构联接,由顶起机构驱动顶杆2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翻板2旋转。
参照图2,作为顶起机构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起机构包括一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转动输出轴与一横摆杆31联接,所述两根顶杆21的下端装有弹簧,横摆杆31的两头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下端铰接。
由于弹簧在拉伸时本身具有柔性变形的特性,而压缩到最紧时在轴向上又具有刚性,因此可以作为弹性的过渡联接件,将顶杆21的下端与横摆杆31联接起来,这样在伺服电机3转动,带动横摆杆31转动时,横摆杆31一端下沉,一端翘起,下沉的一端将其对应的翻板2下拉到水平位置时,由于有床板的阻挡,翻板2不再转动,而下沉端继续下拉,这时弹簧伸长变形,以补偿顶杆21的长度;翘起的一端上顶弹簧直至其压缩到极致,弹簧具有刚性,然后将顶起的力传递到其对应的横摆杆31上,最后将另一块翻板2顶起、翻转。
或者,参照图3,作为顶起机构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起机构包括两个油缸4,两个油缸4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顶杆21的下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未经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7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