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碳纤维表面加热复合材料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6801.6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0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汝斌 |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碳纤维 表面 加热 复合材料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碳纤维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碳纤维表面加热复合材料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加热的复合材料模具使用的加热方式主要是液体加热和电阻丝加热。使用液体加热时需要铺设液体流通管路,因此使用液体加热对模具的尺寸有要求,并且液体加热模温机设备价格较高,在小型和中型模具中使用会大大增加模具成本,液体加热在小型和中型模具中应用受限;还有在液体加热中的设计电能转换为液体的热能,再从液体的热能传递至模具的热能,两次转换/传导将降低电一热转换效率;此外,循环液体泵经常发生泄漏,如果使用的液体含有杂质会造成堵塞。通过电控对电阻丝通电对模具进行加热,由于电阻丝容易熔断,造成模具部分区域不能正常加热;并且升温过程温度控制不稳,易造成模具局部区域温度达到很高,严重时模具会受到损害;电阻丝在加热过程中有发红现象,对于复合材料模具这类由树脂制成的易燃产品有较大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表面加热复合材料模具,解决模具液体加热在小型及中型模具中使用受限,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易损失,能量转换过程能量易损失,循环液体泵使用不便等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解决电阻丝加热电阻丝易熔断,温度控制不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实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碳纤维表面加热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碳纤维加热表面层、纤维增强树脂结构层、模具保温层,所述纤维增强树脂结构层紧贴在模具保温层上,所述模具保温层为内凹的结构,在纤维增强树脂结构层的外部是模具碳纤维加热表面层;所述模具保温层放置在模具钢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模具表面碳纤维加热除可对模具进行加热外,同时对模具表面进行增强;碳纤维加热是以远红外线的方式辐射能量;碳纤维的耐热温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熔断;碳纤维加热层能很好的随模具型面铺放,加热表面层制作方便;通过电控对碳纤维加热层两端的电压进行调节,使模具表面的温度在很宽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同时控制碳纤维加热表面层的升温速度;碳纤维表面加热模具使用安全;碳纤维热膨胀系数小,应用于加热层表面,模具表面加热层受热不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实施例所述的碳纤维表面加热复合材料模具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碳纤维表面加热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碳纤维加热表面层1、纤维增强树脂结构层2、模具保温层3,所述纤维增强树脂结构层2紧贴在模具保温层3上,所述模具保温层3为内凹的结构,在纤维增强树脂结构层2的外部是模具碳纤维加热表面层1;所述模具保温层放置在模具钢架4上。由电控元件和电源5对模具进行加热控制。
模具表面碳纤维加热除可对模具进行加热外,同时对模具表面进行增强;碳纤维加热是以远红外线的方式辐射能量;碳纤维的耐热温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熔断;碳纤维加热层能很好的随模具型面铺放,加热表面层制作方便;通过电控对碳纤维加热层两端的电压进行调节,使模具表面的温度在很宽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同时控制碳纤维加热表面层的升温速度;碳纤维表面加热模具使用安全;碳纤维热膨胀系数小,应用于加热层表面,模具表面加热层受热不易发生变形。
本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的实质保护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汝斌,未经刘汝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6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式立体三角形非晶合金卷铁芯
- 下一篇:视频调频信号的自动增益放大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