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喷油角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6151.5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角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技术测量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柴油机喷油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上安装了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后,须测量在各种转速下的喷油角度,即必须做动态的测量。目前采用的均为电子传感器式的测量装置,如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生产的“GTY-II供油提前角测试仪”,该类仪器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误差为0.1°,但只能测量角度的变化值,不能测量喷油角度相对柴油机上止点时的角度值,也不能测量出变化值是正变化,还是负变化,这对于检测新设计的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来说,检测性能不全面,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在试验台上安装一种能够测量喷油角度相对于柴油机上止点的变化值的测量装置,并且属于非电子式的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箱体上装有油泵凸轮轴(其上装有凸轮),喷油泵,喷油器,齿条拉杆,齿条拉杆通过卡槽与喷油泵的齿条连接,在凸轮轴上固定有刻度盘,在刻度盘上对应喷油器的喷油孔的半径上加工有弧形窗口,并沿圆周方向刻有角度,中间为0°,左右各若干度(15°~25°),当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转到喷油泵的位置相当于柴油机上止点时,在刻度盘上0°,固定好喷油器,并使喷油器的喷油孔正对0°刻线。在窗口处贴上金属网(100目以上),接好供油管路及高压油管,油泵凸轮轴与提前器驱动盘(主动盘)连接,凸轮与提前器从动盘连接。当油泵凸轮轴转动后,将控制油量的齿条拉杆置于供油位置,喷油器开始喷油。停机,在金属网上涂上一层黄油油膜,将齿条拉杆置于停油位置处,起动试验台,使油泵凸轮轴转速达到要求值后,将齿条拉杆置向供油位置,喷油器喷油后,退回齿条拉杆至停止供油处,停机观察油束在金属网上留下的痕迹为透亮的痕迹,很容易观察对应刻度上的角度。如面对刻度盘为顺时针转动时痕迹右端为喷油的开始角度,即供油提前角(或滞后角),左端为停油角度,痕迹所占的角度为供油延续角。0°线右边为供油提前角,0°线左边为供油滞后角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直接测出各转速下的供油提前角,并可测出转速变化时,提前角变化的正负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局部图
图4是图3喷油后的油线痕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箱体(1)上安装有油泵凸轮轴(2)为动配合,油泵凸轮轴(2)上安装有凸轮(3)也为动配合,在凸轮(3)位置处安装有喷油泵(5),在箱体(1)上还装有齿条拉杆(4)为动配合,齿条拉杆(4)上固定有卡槽(12),卡槽(12)连接喷油泵(5)上的油量调节齿条(6),在油泵凸轮轴(2)的一端固定有刻度盘(11),在刻度盘(11)上加工有弧形窗口(10),弧形窗口(10)位置正对着箱体(1)上安装的喷油器(8)上的喷油孔,在弧形窗口(10)上沿圆周方向刻有角度(如图3所示)正中间为0°,左右各若干度(15°~25°),在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3)转到喷油泵(5)的位置相当于柴油机上止点时,在刻度盘(11)的0°处,在箱体(1)上固定好喷油器(8),并使喷油器(8)的喷油孔正对0°刻线。在窗口(10)上贴有金属网(9)(100目以上),用高压油管(7)将将喷油器(8)与喷油泵(5)相连,接上供油管路。提前器的驱动盘与油泵凸轮轴(2)连接,提前器的从动盘与凸轮(3)连接。
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当油泵凸轮轴(2)转动后,凸轮(3)作用于喷油泵(5)使其进行泵油工作,将齿条拉杆(4)置于供油位置时,喷油泵(5)就可以泵油,高压油经高压油管(7)从喷油器(8)的喷油孔中喷出,并喷到金属网(9)上,在喷油泵(5)喷油后,停机,在金属网(9)上涂上一层黄油(润滑脂)薄膜。将齿条拉杆置于停油位置,起动试验台,将油泵凸轮轴(2)转速调到达到要求转速时,将齿条拉杆(4)置于供油位置,使喷油器(8)喷油后,再将齿条拉杆(4)退回停油位置,然后停机,观察刻度盘(11)上金属网(9)上的喷油痕迹(13)(如图4所示),喷油痕迹(13)是一条透明的弧线,很容易观测,如果刻度盘(11)上如图4所示旋转方向(顺时针)的话,喷油痕迹(13)右端P对应刻度盘(11)上的角度就是喷油开始角,左端Q对应的角度为喷油结束角度,喷油痕迹(13)所对应的角度范围就是喷油延续角。如果P点在0°线右边,这时的喷油角度为供油提前角,如果P点在0°线左边,这时的喷油角度为供油滞后角度。在各种转速下测得喷油角度,如供油提前角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时为正变化,反之为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学院,未经运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6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能发电机组
- 下一篇:注水井油管防旋式电动刮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