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测电极结构及使用该感测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5612.7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基;吴西恩;赖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结构 使用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感测电极结构及使用该感测电极的触控面板,且特别是一种具有能够增加电容值的感测电极结构及使用该感测电极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与电路设计技术的进步,目前触控装置大量地被应用于手持装置或其它电子装置中,其中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与控制器。举例来说,一般的智能型手机都具有触控面板,而触控面板中具有感测电极数组,其中感测电极数组具有多条扫描线与驱动线。控制器可以将驱动信号传送给感测电极数组的驱动线,并且接收扫描在线的感测信号,以判读使用者于触控面板上的触碰区域。
请参照图1,图1是传统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结构的俯视图。触控面板包含基板以及形成于基板同一表面上的感测电极结构。其中,感测电极结构具有多个第一轴向电极11与多个第二轴向电极12,其中多个第一轴向电极11与多个第二轴向电极12可以形成感测电极数组,以用来感测触碰区域。
于图1中,第一轴向电极11为X轴向电极,且第二轴向电极12为Y轴向电极。每一第一轴向电极11具有多个菱形导电图形111,其中每一个菱形导电图形111与相邻的菱形导电图形111通过第一导电组件112电性连接。每一第二轴向电极12具有多个菱形导电图形121,其中每一个菱形导电图形121与相邻的菱形导电图形121通过第二导电组件122而电性连接。此外,感测电极结构进一步包含多个绝缘隔点(未绘于图1),分别设置在第二导电组件122与对应的第一导电组件112之间,以使第一轴向电极11与第二轴向电极12彼此电性绝缘。
菱形导电图形111与121之间相邻边的长度会影响耦合电容的电容值大小,长度越长,电容值越大。如果第一轴向电极11与第二轴向电极12之间生成的耦合电容的电容值不够大时,感测电极数组的感测均匀度将会较不理想,进而影响到触控面板的划线线性度。
请参照图2A与图2B,分别是使用5与6厘米的铜柱体于传统触控面板上的划线线性度的示意图。于图2A与图2B中,使用者是以10米每秒的速度由左上往右下划线与由右上往左下划线,感测电路判读触控面板上的划线轨迹为21~24。由图2A与图2B可以得知,使用菱形导电图形111与121的触控面板的划线线性度并不理想。
为了提高触控面板的划线线性度与提升信号变化量,有必要在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结构中导入一种新的导电图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测电极结构以及使用该感测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其通过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结构中的导电图形的改良,以增加导电图形彼此之间耦合产生的电容容值,使得触控面板的划线线性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测电极结构,所述感测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与多个第二轴向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轴向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轴向电极形成于基板的同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第一轴向电极彼此电性绝缘。每一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具有栅状结构的多个第一导电图形,并且所述栅状结构的多个第一导电图形彼此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包含栅状结构的多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栅状结构的多个第二导电图形彼此电性连接。
根据上述构思,每一所述第一轴向电极更包含多个第一导电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中所述相邻的栅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图形。
根据上述构思,每一所述第二轴向电极更包含多个第二导电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中所述相邻的栅状结构的第二导电图形。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感测电极结构更包含多个绝缘隔点,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之间。
根据上述构思,每一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图形包括主干结构、多个分枝结构与多个子分枝结构,其中所述主干结构通过第一导电组件而电性连接至相邻的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图形的主干结构,所述多个分支结构分别自所述主干结构的两侧方向延伸,且所述多个子分支结构又分别自所述分枝结构的两侧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图形为对称的导电图形。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图形的所述多个子分支结构自所述分枝结构的中间部位的两侧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子分支结构平行于所述主干结构,而所述多个分枝结构垂直于所述主干结构。
根据上述构思,每一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二导电图形包括主干结构与多个分枝结构,其中所述主干结构通过第二导电组件而电性连接至相邻的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二导电图形的主干结构,所述主干结构电性绝缘于相邻的所述栅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图形,且所述多个分支结构分别自主干结构的两侧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金属电极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