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视频接口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4886.4 | 申请日: | 201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基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接口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视频接口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音视频接口插座。
背景技术:
许多影音电子产品中都设置有音视频插口,以提供音视频输出接口插入,供使用者使用。音视频接口插座中设置有音频接口以及视频接口,在音视频接口插座中插入音视频接头时,音视频接头压迫音视频插口中的连接端子,使得音频接头和视频接头分别于相应的连接端子接触而电性导通,在音视频接头与连接端子电性导通,在音视频的输出过程中会接受到干扰信号,影响音视频输出品质。并且现有的音视频插头体积较大,占用PCB空间较大,而相对地,电子产品日渐小型,薄型化,音视频插头体积较大会阻碍电子产品的小型、薄型化。因此,必须减少音视频连接器占用PCB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视频接口插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音视频接口插座。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视频接口插座,其包括:
一塑胶基座,所述的塑胶基座上设置有音频接口和视频接口;所述的塑胶基座上开设有安装连接端子的插口;
复数个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一左声道连接端子、一右声道连接端子、一红色信号连接端子、一视频连接端子、一蓝色信号连接端子、视频公共接地端子、音频公共接地端子、音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和视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端子均包括一安装部、一引脚部和一接触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右声道连接端子其安装部安装于插口中,其接触部显露于音频插口中,其引脚部显露在塑胶基座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红色信号连接端子、视频连接端子和蓝色信号连接端子其安装部安装于插口中,其接触部显露于视频插口中,其引脚部显露在塑胶基座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音频接口和视频接口中分别安装有音频接头和视频接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与传统技术相比,其结构更为简单,并且各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音频接头的各个部位,在信号传输时不会形成干扰,提高了信号输出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减少音视频连接器占用PCB空间。更有助于实现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塑胶基座 11 音频接口 12 视频接口
21 左声道连接端子 22 右声道连接端子 23 红色信号连接端子
24 视频连接端子 25 蓝色信号连接端子 26 视频公共接地端子
27 音频公共接地端子 28 音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
29 视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一种音视频接口插座,包括:一塑胶基座1,所述的塑胶基座1上设置有音频接口11和视频接口12;所述的塑胶基座1上开设有安装连接端子的插口;复数个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一左声道连接端子21、一右声道连接端子22、一红色信号连接端子23、一视频连接端子24、一蓝色信号连接端子25、视频公共接地端子26、音频公共接地端子27、音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28和视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29。
具体而言,所述的连接端子均包括一安装部、引脚部以及接触部。左、右声道连接端子21、22和音频接地公共端子27的安装部安装于插口中,其接触部显露于音频插口11中,其引脚部显露在塑胶基座1外。红色信号连接端子23、视频连接端子24和蓝色信号连接端子25和视频公共接地端子26的安装部安装于插口中,其接触部显露于视频接口12中,其引脚部显露在塑胶基座1外。音频接口11和视频接口12中分别安装音频接头和视频接头。
所述的音频公共接地端子27、右声道连接端子22以及左声道连接端子21从音频接口11的前端至末端顺次安装,音频公共接地开关端子28安装于音频接口11中,其引脚部从音频接口11的末端伸出。所述的红色信号连接端子23、视频连接端子24以及蓝色信号连接端子25从视频接口12的前端至末端顺次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环境智能保障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带寻线指示灯的百兆以太网跳线的网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