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白车身包边工艺的滚压包边胎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4633.7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车身 工艺 滚压包边 胎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边用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白车身包边工艺中的与机器人包边过程相配套使用的滚压包边胎膜,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白车身门盖内、外板包边工艺主要有三种方式:压机压合包边、专机压合包边、机器人滚压包边。
压机压合包边采用的是压机原理,通过压机作用,使上、下两副模具完成门盖内外板件的包边过程。压机包边生产效率高,包边质量稳定,成型美观。但是,压机包边设备占地面积大,对地基基础要求高,不便于安装,难以实现零件的自动化上、下料,自动化程度低,设备一次性投入较高,模具的后期维护和修配困难。
专机压合包边是将压机压合包边设备进行简化处理的一种包边方式,其将整体模具变成分块模具,用小的油缸或气缸代替压机,分散加工步骤,通过组合完成包边过程。这种设备占地小,可灵活布置,易于实现零件的自动化上下料,生产效率高,设备一次性投入低。但是,包边作用力相对较小,成型质量不稳定,一台专机只生产一种零件,不具备柔性生产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多车型柔性化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器人滚压包边渐渐代替了传统的压机和专机包边。
机器人滚压包边工艺包含有机器人、滚边工具、夹具系统和滚边胎模。其采用机器人携带专用滚边工具的方式,对固定在夹具系统和滚边胎膜上的门盖类工件的内、外板件进行加工,完成内、外板件的包边过程。机器人滚压包边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成型美观,便于实现柔性化生产,而且设计和开发的周期短,能够很好地适应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但现有的滚压包边工艺中,外板定位通过气动摆臂驱动型块,贴合胎模侧面达到定位效果。机器人滚边工具滚压到达型块时气动组件需要打开,滚压完成后需再次关闭,导致工件在加工调试时周期长、操作繁琐,且被气动摆臂驱动的型块在工作时为了安全必须提前打开、滞后关闭,具有延迟性,不能达到实时限位。而外板夹紧则采用气动摆臂将作用力经内板传递至外板上的方式,同时,结合胎模边缘安装的真空吸盘吸紧板件。其方式会造成气动摆臂组件与机器人干涉区域大,夹紧力小的缺点。
如何对机器人滚压包边工艺进行改进,特别是对滚边胎模进行结构改进,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调试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件快速、有效定位装夹的滚压包边胎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用于汽车白车身包边工艺的滚压包边胎膜,包括外胎模、镶嵌并固定连接在外胎膜中的中胎模,外胎膜包括框架结构的外胎膜体、外模具和至少四个弹性限位块;外模具固定在外胎膜体顶部,外模具中部设有与中胎膜相匹配的空腔;弹性限位块均匀分布在外模具边缘的外侧,弹性限位块固定在外模具上;中胎膜包括中胎膜体、硅胶管和真空发生器;所述中胎膜体镶嵌在外模具的空腔中,中胎膜体与外胎膜体固定连接,中胎膜体表面和外模具表面构成的形状与待加工白车身的形状相匹配;中胎膜体表面还设有半圆槽和圆孔,硅胶管粘接在半圆槽中,真空发生器与圆孔连通;硅胶管直径与半圆槽直径相等。
所述外模具与外胎膜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弹性限位块包括固定块、弹簧和支撑块,固定块固定在外模具边缘的外侧下方,外模具边缘上设有与固定块对应的豁口;支撑块卡在豁口中,弹簧卡在支撑块与固定块之间。
所述支撑块顶部高于外模具边缘的顶部。
所述半圆槽中至少有一条为封闭状,封闭状半圆槽沿着中胎膜体边缘环绕分布,硅胶管粘接在封闭状半圆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汽车白车身包边工艺的滚压包边胎膜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吸附夹紧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通过气动摆臂经由内板将作用力传导至外板件的夹紧方式,夹紧力达到1500N;
2、采用弹性限位块、外模具和中胎膜体集成的一体化定位方式代替传统的通过气动摆臂驱动型块挡边的定位方式,定位准确、可靠,操控简单、方便;
3、定位过程快捷,完成定位的时间为0.5s;
4、干涉区域小,有益于机器人轨迹示教;
5、生产效率高、调试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特别适于柔性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进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流产吸引器橡胶管清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