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4136.7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文;姚燕;章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9/02;F03D1/06;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能源面临着急剧减少、甚至于即将枯竭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区别于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以风力作为能源而兴起的风力发电和以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能发电,都是对新能源加以利用的成功技术。但是,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都存在自身的不足。比如,风力发电存在着有风或无风、风力大小的不确定性,同时,太阳能发电也存在着由于天气、气候、时间等问题带来的不稳定、无光等现象,因此,出现了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结合起来的风光互补发电领域。
普通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基本是采用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相结合,共同为蓄电池充电,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通常为薄翼状结构,在水平面内或竖直平面内被风带动转动,但是由于叶片结构所限,并不是各个方向的风都能将叶片带动转动。同时,太阳能板也存在缺陷,即太阳能板通常是以一个固定的角度来接受太阳的照射,很多时候,即使有阳光,也照射不到太阳能板,使得太阳能板的利用率非常低。近年来,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出现了新型的螺旋结构,大大提高了对于风能的利用率。同样,也需要对太阳能板的结构做出改进,以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旨在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使得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都有较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的需要,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支杆,负载,还包括位于支杆上的风能发电机和太阳能板,位于底座内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风能发电机的叶片为螺旋形叶片,所述太阳能板套装于所述支杆的外部,所述太阳能板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伞状。
所述风能发电机的叶片长度大于等于1m。
所述伞状的太阳能板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太阳能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杆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太阳能板套装于支杆的外部,并形成伞状,就保证了无论太阳运行到那个角度,只要存在太阳光,就都能够被太阳能板吸收,极大的提高了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
2.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支杆2,负载,还包括位于支杆上的风能发电机和太阳能板3,位于底座1内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风能发电机的叶片4为螺旋形叶片。
图1只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发明点有关的关键部位,负载未示出,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未示出,这些都是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不赘述。将风能发电机的叶片4设计为螺旋形叶片,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保证从各个方向吹过来的风,都能与叶片4发生面接触,而不至于与叶片4平行或者相切,因此,只要有风,就能被叶片4所利用,大大提高了对于风能的利用率。
所述太阳能板3套装于所述支杆2的外部,所述太阳能板3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伞状。
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太阳能板3套装于支杆2的外部,并形成伞状,就保证了无论太阳运行到那个角度,只要存在太阳光,就都能够被太阳能板3吸收,极大的提高了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
所述风能发电机的叶片4的长度大于等于1m,叶片4的长度在一米以上,即可基本满足西部等缺电地区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的日常辅助供电需求。
所述伞状的太阳能板3下方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一端与太阳能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杆2表面固定连接。
支撑杆5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太阳能板3的稳定性,不因为风吹等原因而脱落或损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