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696.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易萍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银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C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rfid 图书 借阅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借阅自动化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读者对信息要求的瞬息化、多样化,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有些力不从心,采用新的技术服务于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以往的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处理靠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修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于一体,实现为读者提供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使图书馆得到发展,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使得人们在图书馆阅读、借书会更加轻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电子标签、门禁读写器群、内部存入借阅者基本资料的射频卡和对整个图书信息数据进行控制及管理的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以及采集借阅图书数据信息及借阅者数据信息并通过连接的数据线传送给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实现对整个图书借阅数据自动录入的智能HUB,所述门禁读写器群采用固定式RFID读写器倒挂在图书馆单行道出口处以防止图书失窃,所述门禁读写器群与智能HUB连接,所述智能HUB与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连接,所述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通过USB接口与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与射频卡和电子标签均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包括用于采集图书上电子标签信息的射频卡读写器和用于采集借阅者手持射频卡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粘贴在图书的书脊或扉页部且内部存有图书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由IC芯片和用于与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天线两部分组成。
上述的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读写器群安装于出口位置用于安全管理读取1米内图书上的电子标签信息以防止未处于借出状态的图书经过。
上述的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采用RFID技术用来采集图书上电子标签的数据资料以及借阅者手持的射频卡数据,所述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采用非接触式无线射频方式与射频卡进行双向通讯达到识别和交换数据的目的。
上述的一种应用RFID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HUB采用具有AP及桥接功能的无线路由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自动采集借阅图书上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借阅者手持的射频卡上的信息,并快速的传输给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使得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对图书借阅数据的智能化管理。
2、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以往靠人工管理的繁琐工作,降低了出错率,同时还保证了图书的安全性。
3、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现对借阅图书的智能化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避免了出错率,还可有效的保证图书的安全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功能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书借阅管理计算机平台; 2-数据采集读写器终端;
2-1-射频卡读写器; 2-2-电子标签读写器; 3-电子标签;
3-1-IC芯片; 3-2-无线通信天线; 4-门禁读写器群;
5-智能HUB; 6-射频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银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银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