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432.5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杨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能热泵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电热转换效率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等,其通过吸收空气低温热能,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加热水温,作为热水器其具有损耗电能少、效率高、速度快、安全性好、环保性强等优点。
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对外界环境温度依赖过大,特别在低温环境中,其电热转换效率低,甚至会在使用前已结冰或使用过程中容易结霜,严重影响其性能及应用区域。现有技术中,有利用水管连接水箱的热水对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室外散热器进行喷淋来防止使用过程中容易结霜问题。但是当机体没有运转时已结霜甚至被冰雪覆盖时,则无法通过吸收空气能转换热水,因此并不能解决低温环境下的结霜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依赖性少、电热转换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热泵主机及控制热泵主机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机壳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还设有发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使动时,发热部件同时进行工作,其产生的热量与空气同时被热泵吸入,提高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同时,发热部件的热量可融解进气口的冰霜,保证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正常工作。
所述发热部件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弯折成波浪形铺设于进气口中部,所述发热管两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所述发热部件为暧灯,所述暧灯均匀分布于进气口。
所述发热部件为热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出风口方向设在进风口中部。
所述发热部件为一管道,所述管道内通有循环热水或热风。
所述发热部件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通有循环热水。
所述进气口还设有百页窗,所述百页窗可遮挡雨水及冰雪接触发热部件,减少发热部件的热能损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口加装发热部件,减轻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对外界环境温度依赖性,充分利用空气能对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而且在低温环境下运行也可解决结霜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壳 16、发热管
11、进水口 17、管道
12、出水口 20、压缩机
13、进气口 21、蒸发器
14、排气口 22、冷凝器
15、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机壳10、安装在机壳10内的热泵主机、控制热泵主机工作的控制器、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该机壳10还开设有多个进气口13和一个排气口14。
进气口13还设有发热部件,该发热部件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使动时,发热部件同时进行工作,其产生的热量与空气同时被热泵吸入,提高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同时,发热部件的热量可融解进气口13的冰霜,保证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正常工作。
发热部件可设为发热管16,为了增加发热量及使进气口13处的空气均匀受热,发热管16弯折成波浪形铺设于进气口13中部,发热管16两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进气口13还设有百页窗,该百页窗不仅可遮挡雨水及冰雪接触发热部件,减少发热部件的热能损耗,还能防止人员不接触发热部件,而且整体更美观。
进水口11处设有增压泵15,加快水流交换热量速度。
工作时,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压缩机20通过进气口13从蒸发器21中吸入低压气体,通过做工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22中被冷凝成高压液体而放出量热量,放出的热量与水交换热量,水吸收其放出的热量而提高温度。高压液体经降压后,从排气口14排出低压气体。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杨,未经李宝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充电的方法
- 下一篇:即热型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