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313.X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范美军;何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植 树木 根部 培土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器,尤其涉及一种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的取样器。
背景技术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绿化的飞速发展。
为了适应城市规划,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经常需要移植一些大型树木。
然而,为了确保移植成活率,在移植大型树木时通常要在树木的根部进行培土。在树木被移植到指定地点后,需要将培土连同树木一起栽植。在栽植后还需要定期检测培土的含水量。由于树木移植后培土深入地下,因此,培土取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目前尚无非常有效而简便的方法或工具能够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包括用于插入根部培土的楔形中空管,所述楔形中空管的前端为封闭状,该楔形中空管的前端包括固定弯弧部和可动弯弧部;在所述楔形中空管内还设置有支撑棒,当所述支撑棒插入楔形中空管内时,所述固定弯弧部与可动弯弧部扣合而令楔形中空管的前端形成封闭状;当所述支撑棒抽出楔形中空管时,所述可动弯弧部沉降于固定弯弧部的弯弧空间内而令楔形中空管的前端形成敞开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中,所述支撑棒的外形与楔形中空管的内部空间形状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中,所述可动弯弧部枢接于楔形中空管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中,通过在楔形中空管内设置支撑棒,使得该楔形中空管得以插入到培土的中心,且插入过程中不会进行培土取样;当插入培土中心后,抽出支撑棒,所述可动弯弧部沉降于固定弯弧部的弯弧空间内,使该可动弯弧部外部的培土失去抵顶而部分落入固定弯弧部的弯弧空间内。此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样器取出,在该取样器的固定弯弧部的弯弧空间内即已承装了部分培土样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的取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植树木的根部培土取样器,包括用于插入根部培土的楔形中空管1,所述楔形中空管1的前端2为封闭状,该楔形中空管1的前端2包括固定弯弧部4和可动弯弧部3,所述可动弯弧部3通过转轴5而枢接于楔形中空管1的前端2处。在所述楔形中空管1内还设置有支撑棒6,当所述支撑棒6插入楔形中空管1内时,所述固定弯弧部4与可动弯弧部3扣合而令楔形中空管1的前端2形成封闭状;当所述支撑棒6抽出楔形中空管1时,所述可动弯弧部3沉降于固定弯弧部4的弯弧空间内而令楔形中空管1的前端2形成敞开状。为此,需要将支撑棒6的外形设置为与楔形中空管1的内部空间形状一致,如此方能确保楔形中空管1在插入培土的过程中,支撑棒6始终抵顶住可动弯弧部3,以确保可动弯弧部3不会因压力增大而沉降于固定弯弧部4内,并确保在未达到培土的中心位置时该前端2始终处于封闭状,也即未到达培土中心位置时不取样。
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样器进行取土的示意图,当将楔形中空管1插入培土中心后,抽出支撑棒6,所述可动弯弧部3沉降于固定弯弧部4的弯弧空间内,使该可动弯弧部3外部的培土失去抵顶而部分落入固定弯弧部4的弯弧空间内,即完成对培土7的取样。此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样器取出,在该取样器的固定弯弧部4的弯弧空间内即已承装了部分培土样本7。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