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厢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015.0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雅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尾厢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饰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尾厢垫。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开车旅行或是搭摘物品时,一般是将货物放在后备箱中,货物一般会带有粉尘、泥土或其他污物,还有就是有些货物中带有水份,如雨具等用过后会留有一些雨水,这些东西都会污染汽车的后备箱,清洁这些污物很困难,有些货物带有刃角,会损坏后备箱,为了防止后备箱不被污染和损坏,特别是七座的汽车,装货时可将后排座放倒,就会在后备箱内放上一块后备箱垫,现有的后备垫只是按照后备箱的形状设置一块垫子如图1,但是这种垫子铺在放到后排椅子的后备箱中,能保证后备箱的卫生和不被损坏,但是,这种垫子有个很大的缺陷,垫子的一部分是与放倒后的后座背贴在一起的,另一部分与车厢贴在一起,当后座需中坐人时,需要将后排座翻起来,这时,垫子就会滑下来,特别是只需翻起后排的一张椅子时,垫子就得收起来,不然的话就平摆着的椅子上的垫子就会因为翻起的椅子而立起来,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厢垫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汽车尾厢垫,包括垫体本体,垫体本体上设有开口,该开口将垫体本体的上部分分成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个部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别与后排两座位的背部连接。
所述垫体本体上设有拉孔,拉孔的位置与座椅上拉手/拉绳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垫体本体的背面设有粘贴件,该粘贴件为魔术贴、拉扣、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垫体本体的两侧至少设置一条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厢垫垫体本体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别与两个椅子的后背贴合,第一本体随放倒的椅子一同放倒,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在开口处分开,第二本体不受影响,对于不同的车型,在垫体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开口,防止座椅立起时将两侧的垫体带上,使垫子两侧与车厢底部贴合的非常好,垫体本体上设有拉孔,可将拉绳从拉孔中穿出,拉动拉手/拉绳就可将座椅拉起,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汽车尾厢垫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厢垫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厢垫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厢垫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汽车尾厢垫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汽车尾厢垫包括垫体本体1,在垫体本体1上设有开口21,开口21将垫体本体1的上部分成第一本体14和第二本体15,第一本体14和第二本体15分别与第一汽车后座31和第二汽车后座32贴合,垫体本体1上设有拉孔12(或拉口13),后座的拉绳从拉孔12处穿过(拉口13与后座的拉手位置对应),第二汽车后座32放倒后,第二本体15随同第二汽车后座32放倒,由于开口21的存在,第一本体14贴合在第一汽车后座31上不会随第二本体的移动而移动,同理,第一本体14随第一汽车后座31放倒后,垫体本体1都不会发生移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汽车尾厢垫包括垫体本体1,在垫体本体1上设有开口21,开口21将垫体本体1的上部分成第一本体14和第二本体15,垫体本体1上设有拉孔12(或拉孔13),后座的拉绳从拉孔12处穿过(拉口13与后座的拉手位置对应),垫体本体1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分口22,分口22将垫体本体1两侧的凸块11的上部与垫体本体1断开,第一本体14和第二本体15分别与第一汽车后座31和第二汽车后座32贴合,第二汽车后座32放倒后,第二本体15随同第二汽车后座32放倒,由于开口21的存在,第一本体14贴合在第一汽车后座31上不会随第二本体的移动而移动,同理,第一本体14随第一汽车后座31放倒后,垫体本体1都不会发生移动,还有,第一汽车后座31和第二汽车后座32正常摆放时,由于两侧都设有分口22,凸块11不会因为汽车后座位移受到影响。
上述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只为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雅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雅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设备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线电阻屏的两点触摸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