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向多翼离心叶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2360.2 | 申请日: | 201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高炎康;胡修柏;黄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朗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 地址: | 31541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向多翼离心叶轮。
背景技术
前向多翼离心叶轮主要包括两个前圈、中盘和多根规则排列的截面呈弧形的叶片,叶片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前圈,中盘外侧设有撕口,叶片的中部压装在中盘的撕口上。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前向多翼离心叶轮中盘1上的撕口11截面呈直条形,如图1所示,而叶片2截面呈弧形,因此叶片2压装在直条形撕口11上会对弧形的叶片2造成扭弯变形损伤,如图2所示,直条形撕口11的中盘1与叶片2铆接时,在与中盘1接触处的叶片2会变形,部分位置会变薄甚至断裂,使叶片2的铆接强度大大降低,在前向多翼离心叶轮高速运转时容易损坏;同时造成叶片2形状、弧度及角度与设计尺寸不符,致使前向多翼离心叶轮效率下降,能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前向多翼离心叶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叶片压装在撕口上不会扭弯变形的前向多翼离心叶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前向多翼离心叶轮,包括两个前圈、中盘和多根规则排列的截面呈弧形的叶片,叶片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前圈,中盘外侧设有撕口,叶片的中部压装在中盘的撕口上,所述中盘外侧的撕口截面呈与叶片截面形状匹配的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中盘的中心处固定有轴套。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前向多翼离心叶轮,中盘外侧的撕口截 面呈与叶片截面形状匹配的弧形,叶片压装在弧形撕口上叶片不会变形损坏,不仅铆接强度大大提高,而且保证了前向多翼离心叶轮成型后叶片形状、弧度及角度等参数与设计时相符。该前向多翼离心叶轮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叶片压装在撕口上不会扭弯变形。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前向多翼离心叶轮的中盘上的撕口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现有前向多翼离心叶轮的叶片压装在中盘上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盘上的撕口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压装在中盘上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前向多翼离心叶轮,包括两个前圈4、轴套3、中盘6和多根规则排列的截面呈弧形的叶片5,叶片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前圈4,轴套3和中盘6的中心处相固定。中盘6外侧设有撕口61,中盘6外侧的撕口61截面呈与叶片5截面形状匹配的弧形,叶片5的中部压装在中盘6的弧形撕口61上。
生产时,两个前圈4先和叶片5的两端滚铆成型,中盘6与轴套3铆接组成中盘组件,最后叶片5的中间处与中盘6外侧的弧形撕口61铆接,如图4所示,中盘6上的撕口61截面呈弧形,如图5所示,截面呈弧形的叶片5压装在中盘6的弧形撕口61上叶片5没有任何扭弯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朗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朗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