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定轨迹自避障碍竞赛车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1383.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友伟;沈殿才;李伯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丁友伟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A63H29/00;A63H2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轨迹 障碍 竞赛 车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竞赛车模,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弹性势能为动力的竞赛车模。
背景技术
竞赛车模采用三轮结构,前轮为转向,后轮驱动,给一定量弹性势能5焦耳的扭簧,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弹性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车模和转向的机械装置。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自主设计完成,在竞赛车模前行时,能实现装载一质量为1000克的载重块,并能够自动避开在规定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如图1所示,每间隔1m放置一个直径20mm,高200mm弹性障碍圆棒,竞赛成绩以车模前行的距离,以及避开障碍物的多少来综合评定成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规定赛道上自行行走并能避让赛道上障碍物的弹性定轨迹自避障碍竞赛车模,车模的所有能量均由扭簧的弹性势能获得,没有其它任何的能量形式,能实现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竞赛车模包括主车架、弹性势能驱动部分、转向驱动部分、转向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势能驱动部分包括驱动轴、扭簧、驱动轮、从动轮、轴承座三,扭簧套在驱动轴上,一端固定在驱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主车架上,驱动轴的两端装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轴由轴承座三固定在主车架上;转向驱动部分包括转向连杆、螺钉、连杆座、Y型轴承座、Y型轴承座锁紧螺母、立轴、绕线槽轮、轴承座二、轴承Ⅱ,立轴由轴承座二、轴承Ⅱ、绕线槽轮下锁紧螺母固定在主车架上,绕线槽轮套装在立轴上用绕线槽轮上锁紧螺母固定,Y型轴承座装在绕线槽轮上的长槽孔内用Y型轴承座锁紧螺母固定,连杆座安装在Y型轴承座内的微型轴承孔里,转向连杆一端装在连杆座内螺钉固定;转向部分包括前轮、前轴、转向叉 、带凸台螺母、滑动帽锁紧螺母、滑动帽,转向叉由轴承座一固装在主车架上用带凸螺母固定,前轮由前轴固定在转向叉内,转向连杆一端插入滑动帽中。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定轨迹自避障碍竞赛车模中,弹性势能驱动部分、转向驱动部分和转向部分均安装在主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定轨迹自避障碍竞赛车模中,在主车架上设有载物架。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定轨迹自避障碍竞赛车模中,在绕线槽轮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转向驱动线。
竞赛时将转向驱动线一端固定在驱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绕线槽轮上的孔中后,把转向驱动线绕在驱动轴上,此时的扭簧处于放松状态,欲驱动车模前行时,将驱动轮固定住,转动绕线槽轮,将转向驱动线绕在绕线槽轮上,随着绕线槽轮上的线越绕越多,则扭簧处于越绕越紧状态,将小车放置在预设赛道上的起点位置,在载物架上放上载重块,调整好启动位置及角度后,放开被固定的驱动轮,则竞赛车模就会顺着预设的赛道呈“S”形自动避开赛道上的设置的障碍物前行。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点:1、竞赛车模前行的所有能量均由扭簧的弹性势能获得,没有其它任何的能量形式的纯机械结构;2、利用转向装置能实现自动避开轨道上设置的障碍物;3、结构简单,操控方便;4、造型简约,材料易得,易加工,易组装;5、整车采用拼装结构,无固定联接,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竞赛车模自动行走赛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转向叉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滑动帽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2的固定座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图2的Y型轴承座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图2的绕线槽轮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中:1.前轮 2.前轴 3.转向叉 4、8.轴承Ⅰ 5、7、轴承座 一 6.主车架 9.带凸台螺母 10.滑动帽锁紧螺母 11.转向连杆 12.滑动帽 13.螺钉 14.连杆座 15.Y型轴承座 16.Y型轴承座锁紧螺母 17. 微型轴承 18.长槽孔 19. 立轴 20. 绕线槽轮上锁紧螺母 21.绕线槽轮 22.载物架 23.载重块 24、25.轴承座二 26.绕线槽轮下锁紧螺母 27、28.轴承 Ⅱ 29.转向驱动线 30.驱动轴 31.驱动轮 32、34.轴承座三 33.扭簧 35.从动轮 36.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丁友伟,未经淮阴工学院;丁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1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