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增稠剂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914.5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1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傅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业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4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增稠剂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稠剂的制造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合成增稠剂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增稠剂是能增加体系粘度或稠度并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它广泛用于印染、建筑、涂料、食品和油田等许多领域。增稠剂通常可分为无机增稠剂和有机增稠剂。无机增稠剂主要有硅酸盐、陶土、膨润土等。有机增稠剂又分为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天然增稠剂包括各种天然(树)胶、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多糖等。合成增稠剂主要有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类、聚氨酯类。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合成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619543),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脂肪胺聚氧乙烯醚400-800份加入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氮氧自由基哌啶醇0.5-5.0份、甲醇钠0.5-5.0份,在75℃反应四小时后制得功能单体,冷却待用;B、将用去离子水溶解的丙烯酰胺用真空抽入中和釜内,再将丙烯酸用真空抽入中和釜内,用泵将氨水打入滴加罐中,开夹套冷却水滴加氨水,控制滴加速度,使中和过程温度不超过45℃;C、氨水加完时,再加入EDTA,再用氨水调PH至6.5-7.5;D、加入功能单体、无味煤油、3#白油、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过硫酸铵、斯盘80、异构十六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乳化30分钟,开氮气5分钟后加热升温,在70-80℃下反应2小时;E、减压蒸馏掉水分和无味煤油,冷却即得。但是这种增稠剂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设备有多个,在制备时需要采用多道工序,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合成增稠剂生产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增稠剂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设备有多个,在制备时需要采用多道工序,生产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合成增稠剂生产系统,包括丙烯酸中和反应釜,所述的丙烯酸中和反应釜的进料口处通过管路连接有丙烯酸计量高位槽、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液碱计量高位槽,液碱计量高位槽连接液碱泵总管,液碱计量高位槽的出料口通过丙烯酸中和料管连接有增稠剂合成反应釜,增稠剂合成反应釜的进料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煤油计量高位槽、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引发剂计量高位槽,煤油计量高位槽连接煤油泵总管,增稠剂合成反应釜底部设有合成增稠剂出料管。通过丙烯酸计量高位槽、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液碱计量高位槽将各物料通入到丙烯酸中和反应釜中反应,然后直接将反应后的物料通入到增稠剂合成反应釜中,再和煤油计量高位槽、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引发剂计量高位槽通入的物料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成品直接可以从合成增稠剂出料管中出来。通过管路将反应釜和各物料槽连接在一起,使得生产工序较少。各物料槽和反应釜的出口处可以都连接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丙烯酸中和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冷却水夹套,丙烯酸中和反应釜、冷却水夹套上都连接有循环水进水总管、循环水出水总管。循环水进水总管通入冷却水后可以冷却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稠剂合成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冻盐水夹套,增稠剂合成反应釜、冻盐水夹套上都连接有冻盐水进水总管、冻盐水出水总管。冻盐水进水总管通入冻盐水后可以冷却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有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都连接去离子水泵总管。通过一根总管即可向所有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供应离子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丙烯酸计量高位槽连接丙烯酸真空总管。丙烯酸计量高位槽还连接有放空管。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将各物料槽和反应釜都连接在一起,从物料进去直到成品出来,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工序较少,生产效率较高,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丙烯酸中和反应釜1、丙烯酸计量高位槽2、去离子水计量高位槽3、液碱计量高位槽4、液碱泵总管5、丙烯酸中和料管6、增稠剂合成反应釜7、煤油计量高位槽8、引发剂计量高位槽9、煤油泵总管10、合成增稠剂出料管11、冷却水夹套12、循环水进水总管13、循环水出水总管14、冻盐水夹套15、冻盐水进水总管16、冻盐水出水总管17、去离子水泵总管18、丙烯酸真空总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业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业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香型生活用纸
- 下一篇:经线为S捻纱、纬线为Z捻纱的输送带用浸胶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