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911.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9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史美杰;张军;范倩倩;潘美蕾;章阳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支撑零件,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拉杆。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725075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结构,其是由上、下夹板夹置缓冲橡胶构成,其中的缓冲橡胶粘着在上、下夹板之间,下夹板上设有将软垫结构固定于车体上的二个螺栓,上夹板上方固设有角形板,该角形板的一斜面上固设有二个螺栓,该螺栓与汽车发动机连接固定,上、下夹板的端侧向内弯折,该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时,角形板固定螺栓的斜面是呈水平状态,下夹板的与固定发动机螺栓相对的长侧边向内弯折抵靠在缓冲橡胶上。但是这种结构的减振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螺栓容易松动,造成噪音,影响整车的NVH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减振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拉杆,有效解决了减振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铝支架,所述铝支架包括杆身、以及设于所述杆身两端的一对外环孔端,所述外环孔端设有外环,所述外环内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橡胶体和设于所述橡胶体内并与外环偏心的内管,所述橡胶体与外环、内管硫化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与托架连接处,固定发动机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剪切形防振结构,能承受较苛刻的剪切力;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内摩擦特性,将发动机前后上下运动变成揉搓运动,从而达到减振目的。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内管两侧的所述橡胶体上设有缓冲孔。
作为优选,所述杆身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的轴心线与所述内管的轴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减振拉杆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减振效果不佳、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杆身;2、外环孔端;3、外环;4、衬套;4-1、橡胶体;4-2、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拉杆如图1、2所示,包括铝支架,铝支架包括杆身1、以及成型于杆身1两端的一对外环孔端2,杆身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板,外环孔端2设有外环3,外环3内设有衬套4,衬套4包括橡胶体4-1和装于橡胶体4-1内并与外环3偏心的内管4-2,位于内管4-2两侧的橡胶体4-1上成型有缓冲孔,橡胶体4-1与外环3、内管4-2硫化成一体,外环3的轴心线与所述内管4-2的轴心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加油口盖组件
- 下一篇:电动汽车后置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