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槽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0087.X | 申请日: | 201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亚;张红玲;王建芬;张天舒;张家龙;张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9/06 | 分类号: | B65H5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槽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槽筒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过程的框纱倒成筒纱工艺,一般框纱不发硬,比较柔软,比较容易倒筒,但是对于一些特定要求的材质,比如硬度较高的材质,纱线成形相当困难,经过多次试验,使用现有的槽筒机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型槽筒机,包括机架、张力架、槽筒支架、成形槽筒、卷筒、框纱架、框纱架支架和动力装置;
所述张力架是“Y”形,“Y”形张力架装设在机架上,“Y”形张力架的左右两支上各连接有张力器;每个张力器的外侧连接有导纱轮,导纱轮的轴向与框纱架支架的轴向相同;
所述槽筒支架设在“Y”形张力架中部的上方;所述成形槽筒、卷筒和动力装置都装设在槽筒支架上;一个成形槽筒和一个卷筒构成一组卷纱组件,两组卷纱组件分设在张力器的内侧;对于一组卷纱组件,成形槽筒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外表面相互接触,且成形槽筒和卷筒轴向相同,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卷筒;
所述框纱架支架是“T”字形,“T”字形框纱架支架的两支上分别连接一个框纱架,框纱架的轴向与所述成形槽筒的轴向相同;
所述张力器包括张力轴、弹簧、上垫片和下垫片;所述张力轴的一端连接在张力架上,上垫片和下垫片依此套在张力轴上,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张力轴上,弹簧的另一端压住上垫片和下垫片,上垫片和下垫片的接触面平整、密贴。
还包括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张力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张力轴的一端通过螺纹和下螺母连接在张力架上;下垫片、上垫片、弹簧和上螺母依次套在张力轴上。
本改进型槽筒机的工作原理:纱线从框纱架上拉过来,经过张力器,调整弹簧压力满足成形的张力要求,纱线再到成形筒纱上进行卷绕时,就不会于由张力小而使筒纱成开太松,成形不良不能上机生产。
在现有的槽筒机上改进了强张力装置,张力装置原来为加张力片方法,本技术方案对其进行改造,把原来的张力片处,改为用弹簧进行加压的方法,经张力计检测张力可达250cn以上,减慢成形速度,筒纱成形效果比较好,可以适应簇绒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进型槽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张力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机架1、张力架2、槽筒自停箱3、成形槽筒4、卷筒5、框纱架6、框纱架支架7、电机转轴8、张力轴9、弹簧10、上垫片11、下垫片12、上螺母13、下螺母14、导纱轮15、纱线16、张力器17、箭头方向为纱线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改进型槽筒机,包括机架、张力架、槽筒支架、2个成形槽筒、2个卷筒、2个框纱架、框纱架支架和动力装置(本例采用电机,电机的转轴驱动成形槽筒);
所述张力架是“Y”形,“Y”形张力架装设在机架上,“Y”形张力架的左右两支上各连接有张力器;每个张力器的外侧连接有导纱轮,导纱轮的轴向与框纱架支架的轴向相同;
所述槽筒支架设在“Y”形张力架中部的上方;所述成形槽筒、卷筒和动力装置都装设在槽筒支架上;一个成形槽筒和一个卷筒构成一组卷纱组件,两组卷 纱组件分设在张力器的内侧;对于一组卷纱组件,成形槽筒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外表面相互接触,且成形槽筒和卷筒轴向相同,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卷筒;
所述框纱架支架是“T”字形,“T”字形框纱架支架的两支上分别连接一个框纱架,框纱架的轴向与所述成形槽筒的轴向相同;
所述张力器包括张力轴、弹簧、上垫片和下垫片;所述张力轴的一端连接在张力架上,上垫片和下垫片依此套在张力轴上,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张力轴上,弹簧的另一端压住上垫片和下垫片,上垫片和下垫片的接触面平整、密贴。
还包括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张力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张力轴的一端通过螺纹和下螺母连接在张力架上;下垫片、上垫片、弹簧和上螺母依次套在张力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把纱线从框纱架来拉下后,经过张力器的两垫片之间,再倒在槽筒上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