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凹坑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9371.5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武波;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修复 装置 | ||
1.一种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是:还包括调节螺杆(2)、牵引架(3)和电磁头(4),所述固定架(1)的下端部延伸出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脚(11),所述调节螺杆(2)穿过牵引架(3)并与牵引架(3)上的内螺纹相适配,该调节螺杆(2)的穿出端插设于固定架(1)上并与固定架(1)轴向限位配合,所述牵引架(3)的下端部固设有电磁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1)上还安设有测距仪(5),该测距仪(5)包括信号发生器(51)和与信号发生器(51)电联接的显示器(52),所述信号发生器(51)位于固定架(1)的下端部并朝向下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磁头(4)由至少三个电磁头本体(4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磁头本体(41)的下方还设有垫片(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垫片(42)和电磁头本体(41)间采用钢丝(43)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脚(11)为伸缩杆,该支撑脚(11)由固定杆(111)和活动杆(112)组成,所述固定杆(111)的上端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该固定杆(112)的下端开设有沿固定杆(111)轴向设置的容置通道,所述活动杆(112)插设于容置通道内,所述固定杆(111)与活动杆(112)间的连接处还设有锁止活动杆伸缩的锁止件(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杆(112)的下端部设有吸盘(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架(3)贯穿固定架(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架(3)为U型结构,该牵引架(3)的开口端贯穿固定架(1)并竖直朝下设置,所述螺孔开设于牵引架(3)的弯折部上,所述调节螺杆(2)上位于固定架(1)两侧的周壁处分别凸设有与固定架(1)限位配合的限位块(21),该调节螺杆(2)上较固定架(1)远端的端部设有把手(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93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头旋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盘收线机的卸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