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频单极化天线辐射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8731.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3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极化 天线 辐射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频带的辐射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天线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于天线的要求愈来愈高。以往宽频天线只是对于匹配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天线的增益以及主瓣波束等要求没有太多的要求。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宽频天线的要求较好的匹配的同时,要求天线的增益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主瓣波束的变化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设计一种宽频带、高增益、主瓣波束变化小的辐射单元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的技术缺点,提供了一宽频带、高增益、主瓣波束变化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宽频单极化天线辐射单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频单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包括对称振子、馈电片及反射板,所述对称振子包括两个相对的多边形振子臂和两个相对的寄生元件,各个振子臂下各连有一个支撑臂,且振子臂和支撑臂为一体化结构,对称振子固定于反射板上,振子臂和寄生元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呈“n”形的馈电片位于两支撑臂之间,与对称振子组成耦合馈电结构。
优选地,所述寄生元件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对称振子上。
对称振子是由一水平方向中部镂空的多边型振子臂与一垂长方形体的支撑臂连接在一起组成,振子臂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并具有一定的厚度,振子臂中的一水平方向中的外边沿多边形至少之一呈六角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八边形及具有部分弧度的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振子臂中的一水平方向中部镂空的多边形体至少之一呈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八边形、椭圆形、及具有部分弧度的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支撑臂垂直于振子臂,一端与振子臂相连呈倒“n”形,另一端连成一体,与反射板连接,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通过冲压而成。
寄生元件是由一水平方向的多边形组成,多边形至少呈六角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八边形的任意一种,通过固件以及塑料铆钉固定在对称阵子上。
馈电片呈“n”形,“n”形两边与支撑臂平行,通过塑料件固定在支撑臂上,与对称振子构成耦合馈电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辐射单元通过其本身特有的多边形中部镂空的振子结构设计、增加寄生元件以及耦合馈电结构,提高振子的驻波带宽和增益,保证天线的主瓣波束宽度在宽带范围内波动小。辐射单元主体采用金属冲压一次成型结果,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稳定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辐射单元装在反射板上的示意图;
图2:实用新型辐射单元示意图;
图3:馈电片示意图;
图4:振子臂实例示意图1;
图5:为振子臂实例示意图2;
图6:为振子臂实例示意图3;
图7:为振子臂实例示意图4;
图8:为振子臂实例示意图5;
图9:为寄生元件实例示意图1;
图10:为寄生元件实例示意图1;
图11:为寄生元件实例示意图2;
图12:为寄生元件实例示意图3;
图13:为寄生元件实例示意图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频单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包括振子臂1,支撑臂2,寄生元件3、 “n”形的馈电片4和固定件5组成。对称振子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振子臂1,两个与振子臂垂直的支撑臂2,振子臂1和支撑臂2为一体化结构,对称振子固定反射板上,寄生元件3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对称振子上,通过呈“n”形的馈电片4位于支撑臂2中,与对称振子组成耦合馈电结构。
如图2所示,振子臂1由中间镂空的六角形组成,和长方形的支撑臂2垂直,两个振子臂1沿支撑臂2中间对称。支撑臂2一端与振子臂1相连,且二者成90度,连接后呈“Г”形;两个支撑臂2与振子臂1连成一个整体,支撑臂2为长方形体,截面为长方形,呈“n”形,一端与振子臂1相连呈倒“n”形,另一端连成一体。
馈电片4如图3所示,呈“n”形,分别置于两支撑臂2之间,与支撑臂2形成“U”型巴伦平衡馈电,馈电片4起激励作用。
支撑臂2和两个振子臂1连成一体,与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振子臂上的寄生元件3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辐射体。
如图4所示,为振子臂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8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