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风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8682.X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立永;冷衍界;詹荣;蒲毅;夏成刚;谭善兵;胥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夏晓芳 |
| 地址: | 629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热风炉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转鼓法工艺生产复合肥,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是干燥机、造粒机、热风炉等。如果生产线设备的热风炉装置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复合肥的生产。
现有的热风炉装置采用直接混合式结构,产能效果虽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但也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由于控制方式落后,导致热风炉联锁保护达不到设计要求;第二,燃烧机风门程序控制设计存在缺陷,导致热风炉停止燃烧时,炉内热量不能带走导致炉体以及炉内耐火材料损耗严重;第三,原设计进燃烧机天燃气流量在现场手动控制即手动加减火,由于热风炉出口的温度变化对整过工艺的影响很大,需要随时对进燃烧机的天燃气进行流量控制,所以原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热风炉装置,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炉装置,包括炉体、炉胆和燃烧器,炉体由炉膛和炉出口组成,炉胆设置在炉膛内,炉胆内壁设有保温材料层,还包括DCS控制系统,所述炉胆外壁上、下部和炉膛内靠近炉胆口以及炉出口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炉体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燃烧器上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均与DCS控制系统相连,DCS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测或控制热风炉的工作,根据炉出口的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信息控制燃烧器的热负荷。
进一步,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程序控制器、继电器、风门伺服电机和高低压保护装置,燃烧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风门伺服电机和高低压保护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增加炉膛负压和炉膛温度等联锁保护方案使热风炉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延长,达到理想效果,同时使热风炉和燃烧机稳定运行的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2.由于在DCS控制系统上实现对燃烧机加减火的控制使燃烧机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减少了停止次数,生产也更加稳定,产品产量提高20%,产品合格率由75%提高到95%;3.本实用新型成本很低,在现有的DCS控制系统上增加逻辑控制,达到投资省、效果好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控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器的功能框图。
图中:1、炉体;2、炉胆;3、燃烧器;4、保温材料层;5、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11、炉膛;12、炉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炉装置,包括炉体1、炉胆2和燃烧器3,炉体1由炉膛11和炉出口12组成,炉胆2设置在炉膛11内,炉胆2内壁设有保温材料层4,还包括DCS控制系统,所述炉胆2外壁上、下部和炉膛11内靠近炉胆2口以及炉出口12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5,炉体1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燃烧器3上设有流量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和流量传感器7均与DCS控制系统相连,DCS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5以及流量传感器7传输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测或控制热风炉的工作,根据炉出口的温度传感器5传输的数据信息控制燃烧器3的热负荷,所述燃烧器3包括燃烧程序控制器、继电器、风门伺服电机和高低压保护装置,燃烧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风门伺服电机和高低压保护装置连接。
炉胆2外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这两个温度传感器5用于监测炉胆2内部保温隔热材料层脱落时导致炉胆2超温的工况;炉膛11内靠近炉胆2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用于监测炉胆2出口温度;炉体1出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用于监测热风炉出口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8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