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锻造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7914.X | 申请日: | 201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彬;苏标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恒耀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锻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锻压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冷锻菊花模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冷锻菊花模装置,该模具由叠置而成的一上模体1和下模体2容设于一模座3内组成。由于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贴靠面为平面,在锻造过程中易出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贴靠面排油不畅及打滑错位的现象,造成螺母加工的废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锻造用模具。经该模具锻造加工的螺母精度高,模具寿命及成品率显著提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分体式锻造用模具,该模具由叠置而成的一上模体和下模体容设于一模座内组成,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的贴靠面对应形成凹凸对接定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凹凸对接定位结构是由分别设置于上模体和下模体贴靠面上的数个等间距连续环设的凹部和凸部贴靠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上模体和下模体均由对半分开的两个模块贴靠而成。
进一步,上模体或下模体贴靠面上相邻的两个凹部或凸部之间为平面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模具的模体采用分体式结构,可有效减少锻造过程中因模体变形造成螺母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上模体和下模体贴靠面采用凹凸对接定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模体和下模体贴靠面之间的排油不畅及打滑错位问题,有效提高上模体和下模体贴靠面贴合的紧密性,减少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冷锻菊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锻造用模具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锻造用模具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锻造用模具的剖面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4所示的分体式锻造用模具,该模具由叠置而成的一上模体1和下模体2容设于一模座3内组成。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贴靠面对应形成凹凸对接定位结构。
如图2所示的上模体1,其贴靠面上设置有数个等间距连续环设的凸部4,于相邻的两个凸部4之间为平面部5。如图3所示的下模体2,其贴靠面上设置有数个等间距连续环设的凹部6,于相邻的两个凹部6之间为平面部。所述的凸部4和凹部6对应贴靠形成凹凸对接定位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将凹部设置于上模体贴靠面上,对应的,凸部设置于下模体上贴靠面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体1和下模体2均由对半分开的两个模块贴靠而成。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 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恒耀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恒耀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7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驱动前桥半轴叉形突缘锻造模具
- 下一篇:横梁自动咬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