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用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7054.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阎春霞;李志国;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弹 检测 混凝土 抗压强度 测试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混凝土测试装置的,尤其涉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用模板。
背景技术
几十年来,“回弹法”这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已成为我国混凝土工程现场原位检测应用最广泛、最方便的检测方法;回弹仪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监督、质量检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对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回弹仪最大的生产国和使用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对于测区和测点的规定如下:
4.1.3测区规定
5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
4.1.6回弹值测定
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估读到1。
根据标准的规定,在测定的时候,传统的做法是用笔(粉笔或红蓝铅笔等)和直尺在测试面上画格做标记。在一个测区画16个格,每一格回弹一次。但此种做法可谓繁琐,有欠规范,且测试后笔迹不宜清除,造成墙面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规范环保测试用模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用模板,其表面设置有测试孔,所述测试孔不少于16个,为16的整数倍,每16个测试孔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面积不大于0.04m2。
所述模板采用塑料板、纸板或者薄金属板材料制成。
所述模板的背面设置有背胶,背胶可以是点状、线状、条状或者面状分布。
所述测试孔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梯形;圆形的直径、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短边长、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内切圆直径均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50mm。
所述测试孔的孔中心距大于20mm。
所述模板的每个16个测孔为一个基本单元,该模板为一个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基本单元的组合。
所述模板的两边或者四边设置有便于固定的捆绑或者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点在测区内分布均匀、规范、而且易于清除、与传统在混凝土构件表面涂画分格相比,被测表面测试后无污渍、无笔迹,干净环保的用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模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独具有一个基本单元的测试模板示意图;
图2是具有多个基本单元串联式的测试模板示意图;
图3是具有多个基本单元并联式的测试模板示意图;
图4是具有多个基本单元井田式的测试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厚度的塑料板、纸板、薄金属板或者带有钢丝的金属板为材料。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模板,其表面均匀或者不均匀地设置有测试孔,所述测试孔不少于16个,为16的整数倍,每16个测试孔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面积不大于0.04m2。
测试模板的背面设置有背胶,为方便检测时粘贴于被测试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上,背胶可以是点状、线状、条状或者面状分布。也可以采用在模板的两边或者四边设置捆绑或者紧固装置,便于固定测试模板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每16个测试孔为一个基本单元,可以制成一个基本单元的测试模板,如图1所示。也可以制成由若干个基本单元组合的串联式、并联式、井田式的测试模板,如图2、图3、图4所示。总之,可以以基本单元为单位进行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测试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者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圆形的直径、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短边长、多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50mm。测试孔的孔中心距应大于20mm,优选的孔中心距不应小于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7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向骨刀
- 下一篇:商用涡旋式压缩机动平衡供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