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菱形开启式沉降观测点保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6690.0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廖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玉东 |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G01C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菱形 开启 沉降 观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领域的菱形开启式沉降观测点保护器。
背景技术
建(构)筑物工程沉降观测是对建筑工程从施工到使用期间的一个动态控制,是对地基承载力、结构设计和施工成果的动态检验。这其中沉降观测是工程施工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建(构)筑物基础一完成,就要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进行安装,工程建设期测量成果主要由施工单位完成。伴随着工程的增高,对沉降观测点呈周期性观测、并记录、形成数据、整理出沉降成果,观察建(构)筑物工程沉降量。这其中,一旦测量数据不准,就会给整个工程的沉降观测工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造成测量成果不实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注重沉降观测点的保护,致使沉降观测点在施工期间中途变形、损坏、丢失,使工程失去真实、有效的测量成果,为建筑工程的动态寿命控制造成终身遗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没有保护装置,沉降观测点点易变形、损坏、丢失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保护沉降观测点的菱形开启式沉降观测点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菱形开启式沉降观测点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菱形的盖体,盖体两侧底部设有侧耳,两个侧耳均设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一个侧耳的固定孔为圆孔,另一个侧耳的固定孔为向下开口的开口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两个侧耳对称安装在盖体两侧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盖体和侧耳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主要适合于建(构)物工程周围墙壁竖向沉降观测点的外侧,盖体和侧耳均采用3mm~5mm厚碳钢板材料焊接而成,盖体呈菱形,上表面是一个尖尖的凸起,起到降落的废弃物不堆积在保护器顶部的目的,表面镀锌处理,经久耐用,防止自然环境的腐蚀,设有圆孔的侧耳采用内膨胀螺栓固定,设有开口孔的侧耳采用普通膨胀螺栓固定,普通膨胀螺栓外端头使用“元宝”形螺帽安装。测量的时候,松动“元宝”形螺帽,以盖体另一侧的内膨胀螺栓为轴,将盖体向上开启,旋转90度,沉降观测点显露出来,即可使用塔尺对沉降点实施测量。
本实用新型不仅起到保护沉降观测点的目的,还可以在盖体外表面喷涂编码、图案、文字等内容,起到规范、点缀外墙装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如图中所示:1侧耳;2圆孔;3盖体;4侧耳;5开口孔;6镀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菱形的盖体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耳1、侧耳4,侧耳1中部设有圆孔2,侧耳4中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开口孔5,盖体3、侧耳1、侧耳4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设有圆孔2的侧耳1采用内膨胀螺栓固定,设有开口孔5的侧耳4采用普通膨胀螺栓固定,普通膨胀螺栓外端头使用“元宝”形螺帽安装。
正常施工时,盖体3扣在沉降观测点外部,起到防砸、防撞、防止风、雪、雨等自然腐蚀沉降观测点目的,从开始安装到工程寿命结束,全过程对沉降观测点进行有效的保护。
测量的时候,松动“元宝”形螺帽,以盖体3另一侧的内膨胀螺栓为轴,将盖体3向上开启,旋转90度,沉降观测点显露出来,即可使用塔尺对沉降点实施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玉东,未经廖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6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矢量控制变频器的主控母排
- 下一篇:无刷空心转子直流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