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冷机及其支承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6488.8 | 申请日: | 201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亮;戴传德;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冷机 及其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背景技术
环冷机整体呈圆环形,沿环冷机台车的转动方向依次分为非冷却区I、高温区和低温区。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现有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
台车10铰接于其前侧台车支承梁20,每个台车箅板11与其前、后台车支承梁20与其两侧的台车内侧拦板31和台车外侧拦板32构成矿料容纳空间;如图4所示,每个台车箅板11以下至台车下层平板12之间的空间为台车通风层13,在通风层13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台车内侧密封板33及台车外侧密封板34,且在台车内侧密封板33上开设有与通风层13连通的进风口331。运转过程中,待冷却的矿料自非冷却区装料工位的给料溜槽40注入各台车10的矿料容纳空间(如图2所示),进入高温冷却区和低温冷却区内后通过压力风对矿料进行冷却(如图3所示的风向箭头),而后各环冷机台车10进入非冷却区的卸料工位(如图2所示),完成冷却和卸料。同时,在高温区设置有余热回收系统(图中未示出),以有效回收余热满足节能减排的基本要求。
如图3所示,台车支承梁20具体包括矩形梁21和位于矩形梁21之上的盲板三角梁22,且在盲板三角梁22之上还罩装有箅板三角梁23,两者之间形成通道;箅板三角梁23的前后侧板均为箅板,箅板上的多根箅条233均相对于矩形梁21上翼板211平行设置,且其前箅板231和后箅板232的下沿分别固定设置在矩形梁21的前后两侧伸出的上翼板211上。如图3所示,盲板三角梁侧板与箅板三角梁侧板之间的上翼板211上开有通风孔 212,以便于每个台车通风层13与其前、后台车支承梁20相通,从而使得冷却风进入盲板三角梁22与箅板三角梁23之间形成通道,并经前箅板231和后箅板232的箅条间隙进入到相应的矿料容纳空间内,从而改善台车支承梁20上方矿料的冷却效果。
接下来,具体说明现有环冷机的冷却风送入系统。
如图1所示,冷却风由几台鼓风机51送入与环冷机冷却区对应设置的环形风管52内,并经进风管53进入由环形液槽61和门型密封装置62构成的环形风道60;结合图4所示,环形风道进风管53设置在环形液槽61的下方,与环形风道进风口611和环形风管52连通固定,门型密封装置62的出风口621与台车进风管35连通。对于每个台车而言,其台车内侧密封板33上的台车通风层进风口331、台车进风管35及门型密封装置62上盖板上的出风口621均一一对应设置,冷却工作时随台车10一同回转运动,环形风道60内的压力风实时送入每个台车通风层13。此外,由于环形风道整圈设置,因此在环冷机冷却区与非冷却区相对应径向断面处设有风道端部密封(图中未示出),防止冷却风从冷却区进入非冷却区。
众所周知,基于环冷机冷却区的温度变化,鼓风机51沿环形风管52周向布置的密度是不同的,鼓风机51在高温区间距较小、低温区间距较大,以获得最佳的冷却效率;因此,使得环形风管52内的风压为前高后低,也就是说,越靠近高温区风压越高,越靠近低温段风压越低。同时,余热回收工作时,余热回收风管53送入余热回收区段的环形风管52的风压比非余热回收区段部位的还要更高一些,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由此可知,整个环形风管52内的风压在常态下自高温区至低温区呈减小的趋势变化,风压一般都是前高后低的。进一步地,由于连通环形风管52的环形风道进风管53与台车相应地周向等间距布置,因此环形风道60内的压力与环形风管52同样也是前高后低,环形风道60内越靠近高温区风压越高,越靠近低温区风压越低。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调整鼓风机51开启,且余热回收装置不能与 环冷机同步生产运行时,从而导致环形风道60内各处的风压打破常态下自高温区至低温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出现极大的不平衡。特别是,当环形风道进风口611与门型密封装置出风口621在竖直方向重叠时(如图4所示),风压较高的冷却风将自环形风道进风口611直接冲入其对应的台车通风层13,其风压就会比相邻台车的通风层(如图5所示)高出很多;此状况不断的交替出现,引起液密封环冷机风道系统各处风压的波动,影响冷却风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64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