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6413.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康华;许竞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方光电散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增强 导热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导热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导热散热结构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散热器为汽车中的一种常用部件,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汽车散热片对关键部件的配合进行散热导热,其散热片的主体为主片,在该主片内设置多个散热管、散热带,在主片的侧面设置有平板的侧板来达到导热散热的效果,其工艺复杂,散热效果不理想。
由于在装配焊接本散热器时,需要将散热器芯子的四角边散热带端头与侧板压装将散热器芯子压装到散热器内时,在压装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散热器芯子的四角边散热带端头与侧板的松动,会导致焊接不良,从而导致焊接质量的严重缺陷,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整体焊接性能。。
众所周知,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对流、传导和辐射。目前很多技术领域对导热散热装置的散热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对流或强制对流:增加鳍片的数目以增大散热面积,从而加强对流的传热效果;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例如选用导热率为229w/mk的纯铝,导热率为386w/mk的纯铜。目前,有些导热装置在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界面上涂一层散热硅胶。由于硅胶干燥后变成颗粒状,造成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无法密合而增加接触面间的热阻,致使光源与散热器界面间的传热能力大幅下降,无法获得良好散热的效果。现阶段由于硅胶干燥后变成颗粒状,造成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无法密合而增加接触面间的热阻,致使光源与散热器界面间的传热能力大幅下降,无法获得良好散热的效果。
此外,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其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向除起动机外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汽车发动机所需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发电机能及时向蓄电池充电,并向全车用电设备直接供电。汽车用发电机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汽车交流发电机由于在许多方面优于直流发电机,例如,交流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和低速充电性能好等显著特点,故,交流发电机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而取代直流发电机。
现有的汽车交流发电机结构主要包括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 后盖部件连接装配等构成。
交流发电机工作时,其在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时会产生热量。同时,现有的汽车发电机的后盖采用散热孔结构,如果发动机距离发电机较近,则由于受到发动机室的热作用,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会显著上升。另外,当发动机为隔声而封闭起来的时候,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上升将更为剧烈。温度会对发电机性能产生影响,并且从而缩短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号200620073509.X公开了一种车用发动机中冷散热系统,它包括有中冷器、风扇、护风罩、散热器。散热器通过中冷器与风扇组联接。在系统中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含有传感装置与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传感装置与继电器配合实现对发动机中冷散热系统的总体控制。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7个传感器(中冷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中冷器出气温度传感器、散热器进水温度传感器、散热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发动机出水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采集各项相关的技术参数反馈到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器将采集到各传感器的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分析比较做相应的智能处理。这种习用的系统采用7个模拟信号传感器,数据误差比较大,成本较高,而且所采用的继电器控制,是模拟电压控制,系统太过于繁杂,安装烦琐且无报错功能。此外,该系统使用传统电机,能耗大,寿命短。
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研究结论,从节能和环保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汽车动力系统将从今天的燃油的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代用燃料发动机)过渡到内燃机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在混合动力系统汽车中,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是近期内可以产业化的车辆。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基本思想,是以内燃机做为基本的动力,而以电弥补内燃机在耗油和污染方面缺点。与纯电动汽车比较,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由于电池的容量大大减小,而使整车自重减小、成本降低;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可达到内燃机的水平。不必要重新建设庞大的充电设施和取消每天的充电维护工作;保证驾车和乘坐的舒适性(保证空调、暖风、动力转向等的使用)。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比较,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可使原动机在最佳的工况区域稳定运行,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噪声和油耗。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或其它对环保要求特别严格的地区,可关闭发动机,采用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实现“零排放”。通过电动机回收汽车减速和制动时的能量,进一步降低汽车的能量消耗和排放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方光电散热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方光电散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6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用轻量化导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回位销的汽车方向盘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