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定子绝缘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6230.8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平;张建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亿诺宝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绝缘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内部的绝缘结构,具体指一种小微型电机内隔离和保护定子绕组的电机定子绝缘骨架。
背景技术
在电机制造时,电机定子在嵌入漆包线绕组的线圈时一般都要衬垫绝缘层和进行浸漆处理,以提高定子电枢的绝缘性能。传统的做法是在定子铁芯与漆包线线圈绕组之间衬垫绝缘性较好的青壳纸,然后再嵌入竹制的槽签将线圈塞紧后进行浸漆烘干。近年来对一种小微型电机通常采用塑料骨架进行隔离绝缘。用此工艺制作的定子,外观整洁,绝缘性能好,且制作效率高、成本低,被广大制造商普遍采用。但是,该塑料绝缘骨架因没有设置对接时的定位靠山,有时会发生定位不准,且容易发生移位松动和离缝,使绝缘性能受到影响,有些甚至会发生发热升温的事故。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人对电机定子绝缘骨架进行了改进,可完全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小微型电机制作定子时提供一种能准确定位的电机定子绝缘骨架,避免骨架盘在对接时发生移位、离缝,以进一步稳定电机定子的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定子的绝缘骨架主体被分成两半个可互相对接扣合的呈空腹内齿轮状的骨架盘A与骨架盘B,分别套在定子铁芯的两端,其特征是在骨架盘A的扣合处边缘具有向外的内榫接口,骨架盘B的扣合处边缘具有向内的外榫接口,所述内榫接口和外榫接口的宽度相同,骨架盘A与骨架盘B相扣合,外榫接口扣接在内榫接口的外面,在 其中一个骨架盘并列设有三个斗状的用于插入和固定霍尔元件的固定槽。
所述内榫接口和外榫接口的深度各占骨架层厚度的1/5~4/5,能使扣合后的榫接处厚度刚好与骨架层厚度相同,且内外表面平滑。
本设计的好处是电机定子的铁芯外面及电枢绕组之间有塑料制作的绝缘骨架,可提高定子的绝缘性能,同时由于在两个骨架盘的扣合处设有榫接口,能准确定位和扣合,使绝缘层更加可靠,并且在骨架盘内侧设置了安插霍尔元件的固定槽,使控制电机转速的霍尔元件更加牢固可靠,有利于电机安全性能的稳定和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各部名称及编号:1-骨架盘A、2-骨架盘B、3-内榫接口、4-外榫接口、5-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电机定子的绝缘骨架主体在制造时被分成两个骨架盘A1与骨架盘B2,其形状呈空腹的内齿轮状。骨架盘A1与骨架盘B2安装时分别套在定子铁芯的两端面。为了在扣合时达到定位准确、不发生移位和离缝,在骨架盘A1的扣合处边缘设向外的内榫接口3,在骨架盘B2的扣合处边缘设向内的外榫接口4,内外两个榫接口的宽度相同,骨架盘A1与骨架盘B2相扣合,外榫接口4扣接在内榫接口3的外面,并且由于内外榫接口的深度各占骨架层厚度的1/5---4/5之间,所以在扣合后的榫接处厚度刚好与骨架层厚度相同,且内外表面平滑。为了在定子内设置控制转速的霍尔元件,所以还在其中一个骨架盘的适当位置并列设置三个斗状的霍尔元件的固定槽5,此设计对提高电机安全性能大有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亿诺宝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亿诺宝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6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