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简易牵引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5314.X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叶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举新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简易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理疗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折叠式简易牵引床。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牵引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通常需要借助牵引器械方可实施。现有的牵引器械种类较多,使用时一般需要先将患者的腿部或者腰部固定后,再控制牵引器械的移动部位移动,进行牵引,因此普遍具有结构设计复杂、使用不方便、占用空间且成本较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牵引器械使用不便、价格昂贵等缺点,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简易牵引床。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式简易牵引床,该牵引床包括一第一支架框和枢接在第一支架框一端内侧的第二支架框,所述第一支架框的两平行侧边上分别套设一可滑动的套管,两套管之间架设一开设有头孔的第一靠垫;于所述第二支架框上靠近连接端的部位架设有第二靠垫,在第二支架框的中间段内侧还枢接有第三支架框,该第三支架框上架设有第三靠垫,两条钢绳分别穿过第三支架框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框与第二支架框的自由端。
所述第一支架框的两平行侧边内侧分别突设一挂钩。
所述第一支架框、第二支架框的自由端端部安装有塑胶套。
使用本实用新型牵引床,使用者只需俯卧在第一靠垫上,腿部由第二靠垫、第三靠垫支撑,即整个身体呈弯曲状即可,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利用套管可沿第一支架框滑行,使第一靠垫及人体上半身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对人体起到拉伸牵引的效果,从而帮助使用者缓解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使用十分便利。此外,本实用新型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式简易牵引床包括一第一支架框1和枢接在第一支架框1一端内侧的第二支架框2,所述第一支架框1的两平行侧边11上分别套设一可滑动的套管12,两套管12之间架设一开设有头孔30的第一靠垫3;于所述第二支架框2上靠近连接端的部位架设有第二靠垫21,在第二支架框2的中间段内侧还枢接有第三支架框4,该第三支架框4上架设有第三靠垫41,两条钢绳5分别穿过第三支架框4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框1与第二支架框2的自由端,钢绳5总长度一定,两端可通过锁扣等与支架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架框1、第二支架框2、第三支架框4采用方管制作,呈矩形状,套管12也采用方管制作;第一支架框1比第二支架框2长,第二支架框2比第三支架框4长。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第一支架框1和第二支架框2的自由端置于地面,在钢绳5以及第三支架框4的配合下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状态,第三支架框4与第二支架框2呈交叉状态。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靠垫3固定在套管12上,在倾斜状态下因重力而自动沿第一支架框1的两平行侧边11下滑,而第二支架框2及第二靠垫21起到支撑和阻挡人体腿部的作用。使用时,人体上半身俯卧在第一靠垫3上,头部放入第一靠垫3的头孔30中,使头孔30边缘与人体下巴卡住;同时,人体大腿的前侧压在第二支架框2的第二靠垫21上,小腿部位则由第三支架框4的第三靠垫41支撑,即人体上半身与大腿呈弯曲状。
当人体俯卧在第一靠垫3上时,由于人体自身重力以及第一靠垫3自身的重力、第一靠垫3上的头孔30施加在人体下巴上的推力,人体上半身以及第一靠垫3将产生沿第一支架框1的两平行侧边11下滑的趋势,而人体腿部及臀部由于受到第二靠垫21的阻挡无法随之运动,因此在人体上半身与臀部、腿部形成了拉伸牵引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拉伸牵引的作用越明显,因此可以使人体背部、脊椎以及腰部、臀部骨骼得到牵引,能有效缓解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长期使用还具有一定的增高效果。
所述第一支架框1的两平行侧边11内侧分别突设一挂钩13。其作用是可以将钢绳5缠绕在挂钩13上以调节钢绳5的有效长度即调节第一支架框1与第二支架框2两自由端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一支架框1与第二支架框2的夹角,控制第一支架框1以及其上第一靠垫3的倾斜角度,以使俯卧在第一靠垫3上的患者的上半身获得不同的下拉力度,获得所需力度的牵引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举新,未经叶举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5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管柱总成
- 下一篇:推缸支架的导向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