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型单体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4343.4 | 申请日: | 201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包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型 单体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方型单体电池,特别涉及这种方型单体电池的外壳体部分,尤其涉及的是在其外壳体上所设有的以供相邻两只方型单体电池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单节锂电池即单体电池的外壳体通常为圆型或方型,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一般在3V~4V之间,单体电池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需要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并放置在电池盒内作为电源使用,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诸如磷酸铁锂方型单体电池的外壳体都采用常规结构,两只方型单体电池之间不能进行直接连接,只能借助于电池盒内部的连接结构将多只方型单体电池集合在一起,由于方型单体电池彼此之间不能直接连接固定,易造成松动,整体性不强。上述方型单体电池的外壳体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方型单体电池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型单体电池。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方型单体电池,包括方型外壳体,在方型外壳体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连接固定的横向卡槽,在另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连接固定的横向突部。
上述横向卡槽设置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在方型外壳体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均衡地分布,上述横向突部的数量与横向卡槽的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横向卡槽为断面成底部宽、口部窄的梯形槽;横向突部与横向卡槽相适配。
上述一只方型单体电池上的横向突部的一端在平行方向上能够插入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上的对应横向卡槽的端口,然后将一只方型单体电池在上述方向上整体横移直至与另一只方型单体电池对齐,此时横向突部已完全插入所对应的横向卡槽,两只方型单体电池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采取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的方型单体电池,在需要将多节方型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时,能够将两两相邻的两节方型单体电池利用其中一只上的横向突部、另一只上的对应横向卡槽插接对齐后固定在一起,在放置在电池盒内作为电源使用时不会出现松动,更加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
图4为图3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与图2,一种方型单体电池,包括方型外壳体1,在方型外壳体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两条横向卡槽2,两条横向卡槽2分别分布所在侧壁的上部与下部,横向卡槽2用于与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连接固定,更为具体地说是与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上的横向突部进行配合,实现连接固定。在另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两条横向突部3,两条横向突部3分别分布所在侧壁的上部与下部,位置与横向卡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横向突部3用于与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连接固定,更为具体地说是与另一只同样的方型单体电池上的横向卡槽进行配合,实现连接固定。上述横向卡槽2优选为断面成底部宽、口部窄的梯形槽,横向突部3采取与横向卡槽相适配的结构。
结合图3与图4,就上述两只相邻的方型单体电池来说,其中,一只方型单体电池4上的横向突部的一端在平行方向上能够插入另一只方型单体电池5上的对应横向卡槽的端口,然后将方型单体电池4在上述方向上整体横移直至与方型单体电池5对齐,此时方型单体电池4上的横向突部已完全插入方型单体电池5上的各自对应的横向卡槽,两只方型单体电池4、5固定在一起。
除上述方式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卡槽也可设置有一条、三条或三条以上,在方型外壳体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均衡地分布,上述横向突部的数量与横向卡槽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比较适用于锂电池,特别适用于磷酸铁锂方型单体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这些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4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