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污染结构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超滤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759.2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雅;吕宾;赵亮;周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华博大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污染 结构 外压式 中空 纤维 超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膜超滤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污染结构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超滤组件。
背景技术
超滤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
超滤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为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这种形式的组件填充密度大,几万至几十万根膜丝密集地装填在承压外壳内部,组件内部膜表面水流流速非常小,使得浓差极化现象加重,溶质及水中胶体物质在膜表面积累形成凝胶层,堵塞膜孔,造成膜污染。上述膜污染通常是不可逆的,这不仅降低膜通量,还大大缩减了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膜厂商都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如改进中心管、组件中插入波浪形分隔删、装填膜丝时使膜丝在组件中不均匀分布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成本较高,且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污染结构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减轻现有技术中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存在的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现象,增大膜通量,提高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抗污染结构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包括承压外壳1、在承压外壳1内部设置有多根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所述承压外壳1为筒状结构,所述承压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下端为进水口,上端为出水口。所述承压外壳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所述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沿中空纤维超滤膜丝1长度方向轴向方向穿插设置在所述多根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之间,所述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压外壳1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截面Ⅰ6的直径d1为2~8mm,截面Ⅱ7的直径d2为4~12mm,截面间距L1为6~14mm,L2为6~20mm。
进一步,所述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的材质为不锈钢、PE、PP、PES 、PVC或PVDF等。
进一步,所述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优选为6~2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沿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长度方向在多根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之间穿插设置有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可强化膜组件内部的湍流强度,减轻浓差极化及膜污染,提高过滤效率,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方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承压外壳,2、中空纤维超滤膜丝,3、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4、进水口,5、出水口、6、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截面Ⅰ,7、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截面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污染结构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包括承压外壳1,所述筒状承压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承压外壳1内部设置有多根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在多根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之间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长度方向穿插设置有多个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每个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压外壳1的两端。
如图2所示承压外壳1内分布有多个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
如图3和图4所示,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是由多个梭形的实心柱体构成,变截面式湍流促进器3截面Ⅰ6的直径d1为4mm,截面Ⅱ7的直径d2为8mm,截面间距L1为6mm,L2为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华博大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华博大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混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高含尘过饱和异味气体的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