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水上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166.6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彩杰 |
主分类号: | B63B35/73 | 分类号: | B63B35/73;B63B35/7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市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水上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行进工具,是一种改进型水上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指设有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使车体和人同时行进的绿色环保型交通工具。为其便于水上行进,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专利号ZL200820176086.3,授权公告日2009年12月9日,实用新型名称“水上自行车”;该自行车的大架上安装固定一个倒丁字型支架,支架的横杆两端对称装有两个气囊,通过脚踩踏板带动后轮的螺旋桨转动,推动自行车在水上行进。但其结构复杂使用、装卸较为不便。同时,现有另一些其他结构的水上自行车利用仿生原理,使其车体浮于水面,并通过车体的水翼张弛动作,使其进行。但此类仿生水上自行车一旦停止水翼的张弛动作操作,其会较快沉入水中。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改进型水上自行车,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水面行进和浮于水面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水上自行车,该水上自行车的前水翼与后座之间通过弧形弹管铰接,后座的底部设有后水翼,后座的顶部设有脚支撑板;弧形弹管设有操作杆;该水上自行车利用仿生原理,使前水翼与后水翼之间相互张弛,使该水上自行车浮于水面,并同时产生行进的效果。弧形弹管利用拱形弹力原理,其弹力的释放和收缩更方便,效果更好,结构更简单。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后座的底部设有后气囊,前水翼设有前气囊。通过前、后气囊使该水上自行车的前水翼和后水翼在不工作时或工作频率下降时,亦可保持于水上,而较难下沉。
所述后座的脚支撑板设有风鼓踏板,风鼓踏板底部的通孔与后座的后气囊相通,后气囊的底部设有排气阀。通过风鼓踏板的进气和排气阀的排气,使后气囊的气体保持平衡,防止后气囊爆胎,同时进一步帮助该水上自行车行进。
所述操作杆设有压力表,压力表通过管路与后气囊相通。通过操作杆的压力表显示后气囊的浮力情况,便于脚踏风鼓踏板,为后气囊充气;同时,根据压力情况,调节后气囊的气体进入量和排出量,使后气囊进一步维持一种气体平衡。
所述弧形弹管与操作杆通过管杆套连接,管杆套设有定位锁紧装置。即根据使用者手臂长度、前曲舒适度等生理情况,通过定位锁紧装置调节操作杆与后座站立位置之间的距离,便于使用者操作该水上自行车。
所述后气囊设有气泵和备用电源,气泵通过螺旋线与操作杆的控制器连接。通过气泵减少人工踩踏风鼓踏板为后气囊充气的费力动作,根据压力表的情况控制气泵的进气情况,即采用气泵的自动进气方式。同时,根据上述结构特征,亦可排气阀采用电磁阀,压力检测器设置于后气囊,压力检测器、排气阀通过螺旋线与操作杆的控制器连接,通过压力表显示的后气囊气体情况,自动或手动控制排气阀、气泵的工作。
所述前水翼呈三角形,后座的后水翼设有蹼翼,蹼翼呈三角形。利用仿生原理,前水翼和蹼翼的三角形形状,使其更有利于该水上自行车浮于水面,其同空间内与水面的接触面较大。
所述前水翼与弧形弹管之间设有弹簧。通过弹簧便于该水上自行车工作时,前水翼与弧形弹管之间的快速复位。
所述后座设有坐垫,通过坐垫便于使用者休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稳定性、适用性好;适合作为水上行进、娱乐、锻炼工具,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后气囊内部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弧形弹管,2、操作杆,3、压力表,4、风鼓踏板,5、脚支撑板,6、后座,601、后水翼,602、蹼翼,7、后气囊,8、前水翼,9、前气囊,10、管杆套,11、弹簧,12、坐垫,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该水上自行车包括弧形弹管1、操作杆2、压力表3、风鼓踏板4、脚支撑板5、后座6、后气囊7、前水翼8、前气囊9、管杆套10、排气阀,所述前水翼与后座之间通过弧形弹管铰接,后座的底部设有后水翼601和后气囊,后座的顶部设有脚支撑板,前水翼设有前气囊,前水翼呈三角形;弧形弹管设有操作杆,弧形弹管与操作杆通过管杆套连接,管杆套设有定位锁紧装置。后座的脚支撑板设有风鼓踏板,风鼓踏板底部的通孔与后座的后气囊相通,后气囊的底部设有排气阀,压力表通过管路与后气囊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彩杰,未经陈彩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