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145.4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辉;马忠超;徐淑萍;李玉泉;李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8 | 分类号: | F16C33/3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朱秀芬 |
地址: | 116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触 球轴承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属于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接触球轴承极限转速较高,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载荷,其轴向载荷能力由接触角决定,并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接触角度一般为:15°、25°、40°等几种类型。常见结构为内外圈不可分离,钢球的锁口设计在外圈。此类轴承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主轴、高频马达、燃汽轮机、离心分离机、小型汽车前轮、差速器小齿轮轴等高转速设备主轴。近年来,随着机械领域设备性能的飞跃式发展,要求此类轴承具有更高的极限转速。目前,角接触球轴承虽然普遍采用传统的尼龙保持架替代金属保持架来满足这一需求,但保持架受传统结构的限制,转速提升幅度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比传统的保持架更轻,具有更高转速、更高机械强度、更低振动、良好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的新型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为半封闭结构,在保持架兜孔表面设置油线,兜孔内设置兜孔加强爪,保持架上两个兜孔之间设置应力释放槽。
所述兜孔加强爪孔径小于钢球的直径。
所述新型角接触球轴承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内圈水平放置,将保持架套装在内圈上,再将钢球均匀装入保持架兜孔内,钢球依靠保持架兜孔加强爪的锁量将钢球固定,最后,将外圈水平套压于内圈、钢球与保持架组装好的内组件上,依靠外圈的锁口与内组件形成一体,完成轴承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保持架兜孔采用半封闭结构,减小接触面积,减轻保持架重量;在保持架兜孔表面增加油线,确保钢球在工作时得到充分润滑,降低轴承摩擦,提高了轴承旋转精度及转速、降低了旋转噪音;优化钢球与兜孔的包容系数,降低了钢球的振动噪音;增加保持架应力释放槽,避免应力集中,有效保证保持架圆度,避免了钢球运转的受力不均现象;经装机试验对比,与传统的尼龙保持架相比,轴承转速提高30%、噪声降低35%、成本降低20%、重量降低15%、寿命增加10%。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新型角接触球轴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保持架兜孔A-A剖视图。
图中:1、内圈,2、保持架,3、外圈,4、钢球,5、油线,6、应力释放槽,7、兜孔加强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的一种新型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为半封闭结构,在保持架兜孔表面设置油线5,兜孔内设置兜孔加强爪7,保持架上两个兜孔之间设置应力释放槽6。
所述兜孔加强爪7孔径小于钢球4的直径。
如图1所示的新型角接触球轴承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内圈1水平放置,将保持架2套装在内圈1上,再将钢球4均匀装入保持架2兜孔内,钢球4依靠保持架2兜孔加强爪7的锁量将钢球4固定,最后,将外圈3水平套压于内圈1、钢球4与保持架2组装好的内组件上,依靠外圈3的锁口与内组件形成一体,完成轴承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
- 下一篇:一种翻开打开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