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砼浇筑上升高度测定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1656.4 | 申请日: | 201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春;金宗朝;史少博;丁文杰;朱鹏;朱超;彭飞;曹战峰;于华珍;唐涛;李静;尚恺喆;杨喜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3/02 | 分类号: | G01B13/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 地址: | 45005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浇筑 上升 高度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测定仪,更具体的说,涉及如何快速、准确、经济实用性的测定水下混凝土灌注面位置的水下砼浇筑上升高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桩基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每间隔一段时间应根据理论浇筑量与实际已浇筑量之间的关系,推测浇筑高度与灌注混凝土量是否吻合。另一方面为保证桩基顶部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这都需要水下混凝土浇筑高度的精确快速测定。因水下混凝土上部为护壁泥浆,浇筑高度的测定一般是用测绳和测锤凭操作者的手感而定,不同的人得出的数值会有一定的偏差,本专利根据浮力原理给出了可以精确测定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方法。
目前,测定方法都是采用传统做法,即测定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测锤一般采用钢制锥形体,测定时因其在护壁泥浆和新拌混凝土中所受的浮力不一致,在二者界面处下沉阻力有明显的变化,操作人员据此推定混凝土面位置。但是,测锤与泥浆和新拌混凝土浮力不一致而形成测定误差,容易造成测定不精确,从而导致浪费材料,甚至浇筑水下混凝土高度不能满足桩基设计与规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水下砼浇筑上升高度测定仪以精确测量浇筑高度与灌注混凝土量是否吻合。
本实用新型包括测绳、测量计和锥形测锤,测绳的一段连接测量计,另一端连接锥形测锤,锥形测量锤内含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填充块。
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形测锤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上锤体和下锤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控制效果很好,在保证浇筑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桩基混凝土的浇筑量,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2中锥形测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测绳1、测量计2和锥形测锤3,测绳1的一段连接测量计2,另一端连接锥形测锤3,锥形测量锤内含有空腔4,空腔4内设置有填充块5。
填充块5的存在导致锥形测锤的比重与新拌混凝土非常接近,在测锤刚好完全淹没至桩基中新拌混凝土时,会停止下沉,并将情况及时反映到测量计2上,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出已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图1中的10为导管,8为所测高度的浆体,9为泥浆水,11为地面。
几个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其测量误差一般在10cm以内。桥梁规范中规定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施工中为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偏于保守,一般取值为0.5~1.0m。因该方法测量误差较小,实际施工中将其高度限定为0.5m。
实施例2
安装结构同实施例1,在改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形测锤3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上锤体6和下锤体7。因为该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以填充块5为图中所示的小块,这种结构,当再遇到不同密度的被测材料时,可以通过更换填充块5,更改填充块5的密度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1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安装线的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 下一篇:车辆中柱和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