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0477.9 | 申请日: | 2011-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和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屈静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阳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极片设计时,都是以阳极片有粉位包覆阴极片有粉位,电池在穿钉时易引发安全性问题,原因是穿钉过程中钉子引起的电池内部短路,大电流通过膜片间接触,局部温度剧烈上升,当温度超过活性物质的反应温度时,活性物质的反应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热,这样的连锁反应不断进行下去,最终引起整个电池的燃烧,剧烈时甚至会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穿钉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1-2倍的光部。
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分别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0.8倍及1倍的光部。
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分别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1.8倍及1.6倍的光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穿钉的时候,阴阳片集流体直接相碰接触而短路,大部分的短路电流都通过短路的集流体,膜片之间的短路电流减小,释放出热量小,最终的最高温度值降低,电池不会出现燃烧及爆炸,从而提高电池穿钉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规的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2,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极片3及阳极片4,阴极片3上设有长度L1为电芯宽度1倍的光部31(所谓光部及只有电极片骨架,无活性物质涂层),阳极片4上设有长度L2为电芯宽度0.8倍的光部41。 采用上述阴极片及阳极片,按常规工艺制作523450AR 1000mAh电池。
实施例2
参见图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极片5及阳极片6,阴极片5上设有长度L3为电芯宽度1.8倍的光部51(所谓光部及只有电极片骨架,无活性物质涂层),阳极片6上设有长度L4为电芯宽度1.6倍的光部61。采用上述阴极片及阳极片,按常规工艺制作523450AR 1000mAh电池。
对比例
参见图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极片1及阳极片2,为常规结构。采用上述阴极片及阳极片,按常规工艺制作523450AR 1000mAh电池。
测试例
按照上述三种实施方式各生产电池1000只,随机抽取20只电池按以下方式进行测试:
1.0C电流恒流充电至4.2V,然后恒压充电至电流降至0.05C,充电停止,静置1小时,将一钢钉垂直地穿过电芯中心,并保持1h以上,钢钉直径:2.5~3.5mm,电池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和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和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0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