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48620.0 | 申请日: | 201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1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军;杨茂;荆海斌;王建勇;师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控制 模块 主控 之间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机组内部的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大型设备,结构复杂,为了保证各部件协调运行,在风电机组中设置了多个控制模块来分别控制不同部件的工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风电机组在轮毂101中设置了变桨控制模块102来控制其变桨装置的工作,还设置了主控系统105来协调机舱104部件的工作。不同的控制模块之间需要进行通信,以便受其控制的各部分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发电任务,这就需要为控制模块设置通信链路。
图1为现有的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变桨控制模块102与主控模块105之间除了具有电力线107连接以实现电力输送之外,还通过滑环装置103和现场总线(标号分别为108和106)建立了通信连接。这里的滑环装置103的用途在于,当轮毂101在空间转动时,滑环装置103适应性地随其滑动,可保证现场总线不会发生缠绕,这样也就保证了现场总线不会被拉断。
现有技术在保证了变桨控制模块102与主控模块105之间有效通信的同时,还存在着以下缺点:由于滑环装置103为机械装置,随着轮毂101的转动而不断滑动,该过程必然伴随着磨损,因而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更换新的滑环装置103,以保证该通信系统的有效工作。但是,滑环装置103的更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必须中止变桨控制模块102与主控模块105的工作才能进行,风电机组的工作也必然受到影响,可见,现有技术降低了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能保证二者之间通信的连续性,从而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所述变桨控制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位于同一风电机组的轮毂和机舱中;该系统包括: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和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其中,
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与所述变桨控制模块具有通信连接;
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具有通信连接;
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与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通过电力线建立通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位于所述轮毂中。
进一步,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位于所述机舱中。
进一步,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与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顺次通信连接起来的总线接口、调制解调处理器和耦合电路;其中,
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中的耦合电路与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中的耦合电路通过所述电力线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中的总线接口与所述变桨控制模块具有通信连接;
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中的总线接口与所述主控模块具有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总线接口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接口;则
所述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中的总线接口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变桨控制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中的总线接口通过CAN总线与所述主控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耦合电路为电抗式高通滤波器。
进一步,所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与所述耦合电路通过模数转换器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模数转换器由电阻和电容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变桨控制模块和主控模块分别与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和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建立了通信连接,而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和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之间通过已有的电力线建立通信连接,而无需设置其他的机械装置来实现通信链路,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定期检修和更换该通信系统中的任何部件,因而变桨控制模块和主控模块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连续而有效的,风电机组的工作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现变桨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桨端调制解调模块和主控端调制解调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8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漠式双级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阶段式可调流量涡轮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