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装倾斜钢柱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6642.3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封杰;罗国峰;黄寅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倾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倾斜钢柱的装置。
背景技术
原来的钢结构建筑物一般采用直条形钢结构进行搭建,有弯曲的地方也是采用多段拼接的方法进行,但是在高空作业危险,而且效率低,而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各种特色的建筑物层出不穷,这些建筑物中的钢结构有许多弯曲的异型钢结构,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采用在工厂就直接生产大的钢钩件,因此必然带有许多异型结构的钢钩件,主要是它们自身的结构带有倾斜,因此在工地进行吊装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现在在吊装倾斜钢柱时,通常采用的是以下两种方法:
1)、垂直起吊,待钢柱到位时,再调整其倾斜角度,采用这种吊装方法,在起吊时准备工作相对简单,但到构件到位时调整校正工作相对复杂,且高空调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配置神仙葫芦千斤,在起吊时通过人工操作葫芦调整构件姿态,虽然构件吊装就位方便,但起吊时工作相对繁杂,既费时又费力。
由于现在的倾斜钢结构比较多,因此亟待进行技术改进,以提高倾斜钢结构在工地吊装时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吊装倾斜钢柱采用垂直起吊和配置神仙葫芦千斤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吊装倾斜钢柱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吊装倾斜钢柱的装置,包括倾斜钢柱,其特征在于:在倾斜钢柱的上端布设二个吊耳, 二个吊耳为对称设置,在倾斜钢柱的下端以重心为中心的对称点布设另外的二个吊耳,上端的二个吊耳由一根吊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下端的二个吊耳有另一根吊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吊钩位于倾斜钢柱的重心线的上方,两根吊绳分别钩在吊钩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此种吊装技术,前期准备工作相对简单,重心在建模时也方便找出,吊耳加工简单,现场施工比以往吊装一节钢制节省将近1/3的吊装时间,且减小了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构件安装到位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倾斜钢柱1,其特征在于:在倾斜钢柱的上端布设二个吊耳2, 二个吊耳为对称设置,在倾斜钢柱的下端以重心7为中心的对称点布设另外的二个吊耳3,上端的二个吊耳由一根吊绳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下端的二个吊耳有另一根吊绳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吊钩6位于倾斜钢柱的重心线的上方,两根吊绳分别钩在吊钩上。
如图所示,上端吊耳采用原有的钢柱连接吊耳,下端吊耳依据重心对称设置,采用四点吊装,吊耳设置时,首先应考虑现有吊绳4、5长度,还应避免吊绳与钢柱牛腿相碰,吊绳采用单根一作二,左右穿通,吊绳长度利用构件安装就位时的姿态来计算,两条吊绳正好在重心线上相交,起吊时构件会慢慢回直,因吊绳长度限制,当吊钩位置与重心到达一直线时,构件到达平衡状态,此时构件姿态即为构件安装就位姿态。
吊装件在深化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建模确定其内部空间上的重心,然后在重心的两个对称面上选择两组四个吊耳,上下两组吊耳沿着重心两两对称,同时用两根不一样长度的吊绳一头固定在一个吊耳上,另一头固定在左右对称的吊耳上,然后再将另一根吊绳同样固定,最后用吊钩钩在吊绳上,吊绳采用固定长度。吊钩将吊绳吊起,构件慢慢回直,当吊钩位于重心的一直线时,此时吊绳正好自动停在二分之一的力点处,即可确保其姿态稳稳地将倾斜钢柱吊起。
在现今的大型异形结构钢结构工程中,通常都可采用此种技术进行构件吊装,而且可将其延伸至其他异形构件的吊装,通过依据重心对称设置吊耳及配置千斤的方法进行吊装。此种技术将设计、施工及加工紧密联系,满足了现场施工需求,节省施工工期,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6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控管以及使用微波的设备
- 下一篇:无线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