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循环性能的水暖电褥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5023.2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新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性能 水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采暖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循环性能的水暖电褥。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暖型电热毯(电褥),其加热介质被完全封闭在带电热丝的加热管中,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一、加热介质的循环能力很弱(仅能依靠自身微循环),不利于整个毯面的均温传导;二、加热介质在受热后产生的气泡无法排出加热管,易导致电热丝与加热管内壁的局部直接接触或两者间无有效加热介质,造成加热管迅速老化或被灼损烫穿,最终漏水报废,并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循环性能的水暖电褥,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水暖型电热毯(电褥)加热介质循环能力弱,不利于整个毯面的均温传导,以及介质受热后产生的气泡无法排出加热管,易致电热丝烫穿加热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循环性能的水暖电褥,包括有双层褥面、设置在双层褥面夹层中的加热管、穿置在加热管中的电热丝、与电热丝连接的电源线以及控制开关,加热管的两端设有密封接头,另外还具有辅助循环排气装置,辅助循环排气装置主要由储液排气仓与微型水泵构成,储液排气仓上设有带仓盖的注液口,储液排气仓的内腔部分储液,部分为排气腔,微型水泵的进液口浸没在储液排气仓内的液体中,加热管的两端通过密封接头及软管分别与储液排气仓的注液口及微型水泵的出液口连通。微型水泵插电运行后,即驱动储液排气仓内及加热管内的液体介质循环流动,一旦加热管内的液体介质受热产生气泡,气泡便会随液体介质一起流动至储液排气仓内,气体滞留在储液排气仓内,液体介质则继续循环,从而既达到了加强介质循环以提高发热均匀度的效果,又实现了排尽加热管内气泡以保护加热管的目的。
由于储液排气仓内腔为部分贮水,为了避免仓内进水时发生水液滴溅的情况(可能产生噪音),在储液排气仓的注液口设置有伸入储液排气仓内液体中的导流管。(加热管内的气泡由随导流管进入仓内液体中后会自行冒出液面。)
在储液排气仓注液口的仓盖上设置有吊环或挂钩。吊环或挂钩的设置一方面方便挂置整个辅助循环排气装置,另一方面确保储液排气仓的位置状态能够令上述导流管始终稳定地伸入到仓内液体中。
该电褥还具有与控制开关电连的温控探头,温控探头固设于加热管外壁,控制开关上设有温度显示屏及调温按钮,控制开关内设有控温自开关电路。控温自开关电路的作用是当加热管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断开电路,即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至某值时自动接通电路,即继续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水暖型电热毯(电褥)相比,具有很好的介质循环能力,不仅发热均匀度大大提升,且加热管不会因内存气泡而被管内的加热丝灼损,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层褥面 2.加热管 3.控制开关 4.密封接头 5.储液排气仓 5-1.注液口 6.微型水泵 7.导流管 8.吊环 9.温控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循环性能的水暖电褥,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双层褥面1、设置在双层褥面1夹层中的加热管2、穿置在加热管2中的电热丝、与电热丝连接的电源线以及控制开关3,加热管2的两端设有密封接头4,另外还具有辅助循环排气装置,辅助循环排气装置主要由储液排气仓5与微型水泵6构成,储液排气仓5上设有带仓盖的注液口5-1,储液排气仓5的内腔部分储液,部分为排气腔,微型水泵6的进液口浸没在储液排气仓5内的液体中,加热管2的两端通过密封接头4及软管分别与储液排气仓5的注液口5-1及微型水泵6的出液口连通。
在储液排气仓5的注液口5-1设置有伸入储液排气仓内液体中的导流管7。在储液排气仓5注液口5-1的仓盖上设置有吊环8或挂钩。
该电褥还具有与控制开关3电连的温控探头9,温控探头9固设于加热管2外壁,控制开关3上设有温度显示屏及调温按钮,控制开关3内设有控温自开关电路。
微型水泵6插电运行后,即驱动储液排气仓5内及加热管2内的液体介质循环流动,一旦加热管2内的液体介质受热产生气泡,气泡便会随液体介质一起流动至储液排气仓5内,这期间由导流管7进入仓内液体中的气泡会自行冒出液面,气体滞留在储液排气仓5内,液体介质则继续循环,从而既达到了加强介质循环以提高发热均匀度的效果,又实现了排尽加热管2内气泡以保护加热管2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新,未经张长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5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