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装式通水电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991.X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奎;王春波;郭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鼎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装 通水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套装式通水电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感应加热领域中频电源与负载之间连接的电缆需要通过很强的电流,而且此电缆需要能够移动以方便负载位置的变动,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是通水电缆,即一根电缆芯外套水管通水冷却的形式。主要原理是中心的电缆芯负责导电,内部通过循环水带走大电流在铜芯产生的热量。传统通水电缆因导电部分铜排比较大难以通过水管,目前都采用一头使用锥度螺丝的形式,此种结构简单,但是锥度螺栓的加工配合精度及材质难以保障统一,造成部分通水电缆锥度螺栓漏水及断裂的发生,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导电能力强、方便安装、使用寿命长的套装式通水电缆。
一种套装式通水电缆装置主要包括铜排、水嘴螺母、电缆芯焊接部分、胶皮管、通水孔、进水口、出水口、导电铜管;所述的电缆芯焊接部分为导电铜管与电缆芯直接焊接,焊接部分更加坚固,不易断裂;所述的铜排与导电铜管加工为一体,不容易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所述的导电铜管上有数个通水孔,方便流入的水流通过导电铜管外壁流入胶皮管。所述的导电铜管上有水嘴螺母,水管可以直接安装在导电铜管上,简单方便。铜排、导电铜管、电缆芯焊接部分能够直接套装进胶皮管,不用在电缆芯两侧焊接上锥度螺栓。
一种套装式通水电缆装置包括铜排、水嘴螺母、电缆芯焊接部分、胶皮管、通水孔;作为一种技术改进,铜排与导电铜管加工为一体,不需要通过锥度螺丝连接,电缆芯直接焊接在导电铜管上,改变了传统通水电缆铜排需要焊接在导电铜管上,并通过锥度螺母与电缆芯连接的结构,操作更加简单,使用效果更好;水管通过水嘴螺母直接连接在导电铜管上,改变了以前水管需要焊接在导电铜管上的复杂程序,使导电铜管能够顺利通过胶皮管;电缆芯安装在胶皮管内部,水流通过水嘴螺母流入导电铜管内,然后经通水孔流入胶皮管内,与电缆芯接触来降低电缆芯因通电产生的热量。
改进之后的结构铜电缆芯核心改变是电缆芯直接焊接在导电套铜管上,加强了导电能力,同时此结构方便安装,便于生产提高了组装电缆的效率。此结构的通水电缆在客户现场使用经过一年的使用未出现断芯现象,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传统的通水电缆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2:改进后的套装式通水电缆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通水电缆装置主要包括铜排(1)、电缆芯两侧锥度螺栓(2)、螺母(3)、平垫(4)、电缆芯、胶皮管(6)、进水口(7)、出水口(8)、导电铜管(9);铜排(1)、进水口(7)与导电铜管(9)焊接在一起,由于其直径大于胶皮管(6)的直径,因此不能直接套装进胶皮管(6)内部,必须先将电缆芯两侧焊接上锥度螺栓(2),这样才能顺利套装进胶皮管(6)内部,然后通过螺母(3)和皮垫(4)将电缆芯固定在导电铜管(9)上,水流经过导电铜管(9)上的进水口(7)流入胶皮管(6)内,通过出水口(8)流出;由于使用锥度螺 栓(2)和螺母(3)连接电缆芯和导电铜管(9),但是锥度螺栓(2)的加工配合精度及材质难以保障统一,造成部分通水电缆锥度螺栓(2)漏水及断裂的发生,影响了使用寿命。
改进后的套装式通水电缆装置主要包括铜排(1)、水嘴螺母(10)、电缆芯焊接部分(5)、胶皮管(6)、通水孔(11)、进水口(7)、出水口(8)、导电铜管(9);铜排(1)与导电铜管(9)加工为一体,导电铜管(9)上有数个通水孔(11),方便流入的水流通过导电铜管(9)外壁流入胶皮管(6),导电铜管(9)一端为封闭的,方便与电缆芯焊接在一起,由于其直径小于胶皮管(6)直径,故能够顺利套装进胶皮管(6)内部;与传统的锥度螺栓(2)相比较,导电铜管(9)与电缆芯焊接部分更加坚固,不易断裂;且由于铜排(1)与导电铜管(9)加工为一体,不容易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导电铜管(9)上有水嘴螺母(10),水管可以直接安装在导电铜管(9)上,简单方便,水流经水嘴螺母(10)进入导电铜管(9)后,经导电铜管(9)内部的通水孔(11)流入胶皮管(6)内,冷却因电缆芯导电产生的热量,后经出水口(8)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鼎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鼎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状要素接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气体等离子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