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弹出收回离合凸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051.0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7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刘黄莹;辛宇亮;秦犀;赵海云;王月明;高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测调仪 调节 弹出 收回 离合 凸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弹出收回离合凸轮机构。用于注聚井、注水井配注的井下测调仪的离合凸轮机构,可实现调节臂弹出、收回和调节堵塞器。
背景技术
现有采油机械使用的注聚井、注水井的井下测调仪的调节臂,在井下工作时使用以钢丝和弹簧为主设计的一组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弹出和收回调节臂,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和一个电机实现多个动作,实际使用中存在钢丝锈蚀、易卡滞、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采油机械领域所使用的注聚井、注水井配水器的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在井下工作时由于使用以钢丝和弹簧为主设置的一组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来控制弹出和收回调节臂,存在钢丝锈蚀、易卡滞、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弹出收回离合凸轮机构,实现在一个电机控制下达到弹出、收回和调节堵塞器多个动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弹出收回离合凸轮机构,其特点是,所述的凸轮机构包括主传动轴、传动离合副、凸轮离合副、调节臂、副支撑块、柔性传动轴、堵塞器对接头、机构主体。所述的凸轮机构主体为圆柱状,主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传动离合副、凸轮离合副,主传动轴的外围设置有调节臂和副支撑块;凸轮离合副为椭圆管状物,纵向为含有长轴端和短轴端的椭圆,径向为管状。沿轴向滑动的凸轮离合副套装在主传动轴上,离合副弹簧I和离合副弹簧II装在凸轮离合副内,并套装在主传动轴上,套装在主传动轴上的凸轮离合副的一端与传动离合副接触设置,另一端与调节臂及副支撑块接触设置。主传动轴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柔性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柔性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堵塞器对接头连接。调节臂及副支撑块通过销钉和调节臂支撑弹簧固定在机构主体上,机构主体侧面开有一凹形槽,调节臂在收回状态时嵌于凹形槽内,调节臂在弹出状态时向外伸出。
所述的沿轴向滑动的凸轮离合副套在主传动轴上,在凸轮离合副内设置有离合副弹簧I和离合副弹簧II;当离合副弹簧I和离合副弹簧II处于舒张状态时,凸轮离合副与传动离合副结合,当离合副弹簧I和离合副弹簧II处于压缩状态时,凸轮离合副与传动离合副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的优点是,利用仪器自重和弹簧弹力的相互关系实现离合副的自动离合,从而通过简单的凸轮机构和一个电机的动力,实现井下测调仪调节臂的弹出、收回和调节堵塞器多个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弹出收回离合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 2.主传动轴 3.传动离合副 4.离合副弹簧I 5.凸轮离合副 6.离合副弹簧II 7.调节臂 8.调节臂支撑弹簧 9.柔性传动轴 10.堵塞器对接头 11.机构主体 12. 副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测调仪调节臂弹出收回离合凸轮机构,包括主传动轴2、传动离合副3、凸轮离合副5、调节臂7、副支撑块12、柔性传动轴9、堵塞器对接头10、机构主体11;所述的凸轮机构主体11为圆柱状,主传动轴2上依次设置有传动离合副3、凸轮离合副5,主传动轴2的外围设置有调节臂7和副支撑块12;凸轮离合副5为椭圆管状物,纵向为含有长轴端和短轴端的椭圆,径向为管状;沿轴向滑动的凸轮离合副5套装在主传动轴2上,离合副弹簧I4和离合副弹簧II6装在凸轮离合副5内,并套装在主传动轴2上,套装在主传动轴2上的凸轮离合副5的一端与传动离合副3接触设置,另一端与调节臂7及副支撑块12接触设置;主传动轴2一端与电机1连接,另一端与柔性传动轴9的一端连接,柔性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堵塞器对接头10连接;调节臂7及副支撑块12通过销钉和调节臂支撑弹簧8固定在机构主体11上,机构主体11侧面开有一凹形槽,调节臂7在收回状态时嵌于凹形槽内,调节臂7在弹出状态时向外伸出。
所述的沿轴向滑动的凸轮离合副5套在主传动轴2上,在凸轮离合副5内设置有离合副弹簧I4和离合副弹簧II6;当离合副弹簧I4和离合副弹簧II6处于舒张状态时,凸轮离合副5与传动离合副3结合,当离合副弹簧I4和离合副弹簧II6处于压缩状态时,凸轮离合副5与传动离合副3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仔织物制备环保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平底等截面钢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