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008.4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褚庆昕;刘芳芳;董锦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21/24;H01Q1/12;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极化 辐射 单元 | ||
1.一种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体和平衡馈电装置;所述辐射体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辐射片和四个结构相同的支撑杆;
四个辐射片位于同一平面上,排列成两行两列的阵列,呈两两对称分布,构成两对正交极化的偶极子;所述辐射片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外环框和内环框,所述内环框嵌套在所述外环框的内部,且与所述外环框连接;
四个支撑杆分别和四个辐射片一一对应连接,支撑杆位于所述辐射片的下方,且垂直于辐射片平面;各辐射片的靠近阵列中心的角部处开设有切角,并在所述切角处与其对应的支撑杆连接;
所述平衡馈电装置包括第一馈电件和第二馈电件;两个馈电件设置在所述辐射体中部,用于对两对偶极子进行馈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还包括反射板;所述辐射体固定在反射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与所述辐射片的切角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四个辐射片分别为第一辐射片、第二辐射片、第三辐射片和第四辐射片;四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辐射片连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二辐射片连接,第三支撑杆与第三辐射片连接,第四支撑杆与第四辐射片连接;
第一辐射片和第三辐射片构成第一对偶极子,第二辐射片和第四辐射片构成第二对偶极子,两对偶极子正交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件设置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用于对第一对偶极子进行馈电;
所述第一馈电件包括馈线T1、馈线T3和馈线T5;馈线T1竖直设置,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馈线T3竖直设置;且馈线T1的长度大于馈线T3的长度;
馈线T5水平设置,馈线T5的一个端头与馈线T1的上端连接,馈线T5的另一个端头与馈线T3的上端连接;馈线T3和馈线T5构成L型探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之间,用于对第二对偶极子进行馈电;
所述第二馈电件包括馈线T2、馈线T4和馈线T6;馈线T2竖直设置,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馈线T4竖直设置;且馈线T2的长度大于馈线T4的长度;
馈线T6水平设置,馈线T6的一个端头与馈线T2的上端连接,馈线T6的另一个端头与馈线T4的上端连接;馈线T4和馈线T6构成L型探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馈电件的顶部通过塑料件固定。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各辐射片及其对应的支撑杆是一体成型的金属板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片的外环框为方形环框或者圆形环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片的内环框为方形环框或者圆形环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0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