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蓄电池组充电用延持分流均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42669.5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石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郭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蓄电池 充电 用延持 分流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蓄电池组,特别涉及一种串联蓄电池组充电用延持分流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动车、船用动力或其它备用直流电都采用蓄电池组来储存电能,由于在制造中每个蓄电池在电容量、充电效率、漏电等多方面不尽相同,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后蓄电池产生差异性极化,造成部分电池早衰,从而导致蓄电池组提前报废。由于蓄电池组封闭于一个壳体内,用户无法对其进行均衡充电维护,一般采用延长充电时间来解决蓄电池组的均衡充电问题,事实上这样作用甚微,通过在每个电池上加装一个分流装置来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是公认的均衡办法。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被动式放电的蓄电池组均衡充电装置,均有一定的均衡效果,但现有被动式放电的蓄电池组均衡充电装置一般都是设计为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进行分流,低于该值则停止分流,缺点是恒压值只有一个分流点,得到的结果是:充电效率高的电池始终处在饱和充电到微量过充之间,充电效率低的电池则始终处在欠充电到饱和充电之间,使蓄电池组的差异调整较小,均衡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不能满足人们对电池组长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大幅度调整电池组差异,均衡效果较为理想,电路结构简单,被动式放电的串联蓄电池组充电用延持分流均衡装置,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串联蓄电池组充电用延持分流均衡装置,包括与每个蓄电池并联的放电回路,所述放电回路由继电器J、精密稳压器T1、电容C和电阻R1、R2、R3及负载R组成三条电路,第一条电路主要由继电器J线圈与精密稳压器T1的中点阴极连接组成继电器推动电路,第二条电路主要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串联组成分压取样电路,第三条电路主要由负载R和继电器J的一组常开触点连接组成放电电路,继电器J的该组常闭触点并联在电阻R3两端,决定电阻R3是否参与电阻R2的取样,精密稳压器T1的Uref引脚与电阻R1和电阻R2中点连接,受该点取样恒压值的控制,以触发继电器推动电路的开通和关闭,电容C连接在精密稳压器T1的中点阴极与Uref引脚之间,避免推动电路误动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散热风扇F,风扇F并接在负载R两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LED和电阻R4串联的显示电路D,显示电路D并接在负载R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R为功率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R为继电器线圈,该继电器包括两组触点,其中一组常开触点串入功率电阻,该组常闭触点悬空,另一组的常闭触点串入充电回路,常开触点串入散热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J为多组触点继电器,其中一组串联负载R功率电阻,该组常闭触点并联在电阻R3两端,另一组的常闭触点串入充电回路,常开触点串入散热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在第一预设恒压点触发继电器推动电路开通后,因继电器动作而改变了取样参数,使继电器推动电路的关闭调整到第二预设恒压点,负载R的分流放电幅度加大,将对充电效率高、电压上升快的电池进行预设在充电器最高充电电压点开始分流放电,并且在浮充段以及在停充后还在延持放电,对充电效率低、电压上升慢而未达到最高恒压点的电池则在各阶段均不分流放电,这将使充电效率高、电压上升快的电池电压在浮充段以及在停充后大大低于充电效率低、电压上升慢的电池电压,促进落后电池在本次充电达到饱和充电,在下次充电达到饱和充电与微量过充之间,恢复原有的充电特性,落后电池得到良好的充电效果,有效地缩小了电池组间的差异,最终达到电池组长期均衡并延长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石,未经王玉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2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 下一篇:带隔离母线室的电容器补偿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