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增加流量的溢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42614.4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利;胡刚升;吴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24 | 分类号: | E03C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增加 流量 溢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溢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增加流量的溢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多数设有液体流入/流出结构的容器都设有溢流管路,该溢流管路用于当液体流入容器超过限定水位后,而排液阀门又未及时打开,或排水阀的排水量小于进水量。此时溢流管路就可以将多余的液体排出,达到控制容器内液面位置的目的。但在现有容器内设置的溢流管路的内径都比较细,而且与主排水管路分别设置,同时还需要经过几次转弯。这种结构极不便于加工制作,同时排水量也很少,再加上多弯曲的溢流管路容易被堵塞。因此,其溢流效果不够理想,存在容器内液位失控或发生溢流等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制作,易于安装使用,可增加液体流量的溢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增加流量的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溢流管和下溢流管,在所述上溢流管与下溢流管之间设有漏斗过渡段。
为了增加液体的流速保证液体的溢流畅通,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上溢流管其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的下溢流管其横截面为圆形。
为了便于将排水管固定在容器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溢流管在漏斗过渡段的外壁上设有装卡槽。
为了便于将排水管与排水管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下溢流管在其外壁上设有密封槽和/或装卡槽。
为了便于调节排水管的安装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上溢流管的外壁上设有标尺。
在所述上排水管的外壁上设有标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可增加流量的溢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显著增加容器内液体的溢流流量。由于该溢流管为直管,没有弯管段,溢流的水流可直接流入水箱,溢流水不易被堵塞,且便于加工制作,同时该结构还具有便于安装,便于使用,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溢流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溢流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上溢流管;2、下溢流管;3、漏斗过渡段;4、装卡槽;5、密封槽和/或装卡槽;6、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增加流量的溢流结构,该溢流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溢流管1和下溢流管2,在所述上溢流管1与下溢流管2之间设有漏斗过渡段3。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加液体的流速保证液体的溢流畅通,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的上溢流管1其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的下溢流2管其横截面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将排水管固定在容器上,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溢流管在漏斗过渡段3的外壁上设有装卡槽4。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将排水管与排水管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下溢流管2在其外壁上设有密封槽和/或装卡槽5。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调节排水管的安装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上溢流管1的外壁上设有标尺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2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污水管可换头式管道疏通器
- 下一篇:挖掘机上的推土机构的保护装置及挖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