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距离感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1075.2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李志强;江勇;龚海里;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离 感知 | ||
1.一种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4)、滤光片组件、上端盖组件及安装座组件,其中上端盖组件及滤光片组件分别安装在外筒(4)的上下两端,所述安装座组件位于外筒(4)内;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座(6)、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座(6)内,红外发射管(13)发射出的红外光波穿过所述滤光片组件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通过被测物体表面反射的红外光波穿过所述滤光片组件照片到红外接收管(1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为圆柱体,其内部开有两个分别容置所述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的通孔,该红外发射管(13)与红外接收管(12)在安装座(6)轴向上存在高度差。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的顶端分别通过绝缘下层(7)及绝缘上层(8)与所述安装座(6)的顶端相连。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的轴线分别垂直于安装座(6)上下两端的端面,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的顶端均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绝缘下层(7)位于红外发射管(13)顶端延伸部与安装座(6)上端面之间,所述红外接收管(12)顶端延伸部搭接在安装座(6)上端面、所述绝缘上层(8)压在红外接收管(12)顶端延伸部的上面;所述绝缘下层(7)与绝缘上层(8)的厚度相同。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在红外发射管(13)与红外接收管(12)的上方设有双孔垫片(9)。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组件包括隔热环(1)及滤光片(2),其中滤光片(2)安装在隔热环(1)的顶端端面上、位于所述安装座组件的下方,且与外筒(4)同轴,所述外筒(4)罩在滤光片(2)的外围、并与所述隔热环(1)通过柱销(3)连接。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环(1)具有止口,外筒(4)的下端抵接在隔热环(1)的止口处;所述外筒(4)的圆周上对称分布有两个容置柱销(3)的圆孔,每个柱销(3)的一部分插入所述隔热环(1)内,另一部分沿径向插入外筒(4)上的圆孔内;所述隔热环(1)裸露在外筒(4)以外的表面镀有增加距离感知器光照反射率的铝层。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组件包括带有连接件(15)的上端盖(5)和键(11),其中上端盖(5)与所述外筒(4)的上端螺纹连接,连接件(15)位于上端盖(5)的上表面;所述上端盖(5)上开有双圆头槽孔(14),该双圆头槽孔(14)内安装有键(11)。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11)为单圆头键,双圆头槽孔(14)空出的半圆孔为红外发射管(13)及红外接收管(12)连接电线的预留出口;所述外筒(4)内、位于上端盖(5)的下方设有压紧所述安装座组件的调整环(10)。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4)的外表面镀有减小宇宙射线对外筒内部温度造成影响的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10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二手车辆评估定价的简易指示仪
- 下一篇:超高压检测截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