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构件及共用排气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0840.9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琦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构件 共用 排气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共用排气道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薄壁构件及共用排气管道。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于2011年01月21日申请的一项名为“共用排气道”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文件中记载了:共用排气道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该共用排气道由L型薄壁构件穿过洞口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进气口处安装有功能阀。
该共用排气道取消了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中的专用水内砂浆薄壁管,通过L型薄壁构件围合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排气道,废气经共用排气道由其顶部排出,既保证了原来的水泥砂浆薄壁管的排放功效,又不产生原管道壁与墙面的缝隙封堵问题,有效保证了排气系统结构的耐久性,结构简单可靠,施工、运输方便,成本低。
虽然该共用排气道具有上述优点,但该排气道仍存在以下问题:一、L型薄壁构件的抗压、抗冲击力不足,容易损坏;二、在L型薄壁上设置的进气口位置受限,进气口的开口只能与墙面平行或垂直,当抽油烟机放置方向不同,而装修业主随意改变进气口方位,造成共用排气系统使用功能与安全功能的被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压、抗柔性能好,可三个方向设置进气口的薄壁构件以及采用这种薄壁构件的共用排气管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壁构件,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所述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所述薄壁构件穿过所述洞口或设置于所述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该薄壁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连接两板件的第三板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共用排气管道,设置于厨房或卫生间的阴角处,阴角处楼板预留洞口,所述共用排气管道由上述所述的薄壁构件穿过预留洞口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洞口及阴角墙面而形成,所述薄壁构件上设有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薄壁构件,由于设置第三板件,增多了角柱减小受力平面,提高抗压、抗柔性冲击能力,改善了薄壁构件的力学性能,不易破损,更便于制造、运输、安装;同时,将薄壁构件应用于共用排气管道时,排气道的进气口可设置在第三板件上,即可设在不与阴角处墙面平行或垂直的面上,解决了因抽油烟机放置方位不同,装修业主对进气口方向改动而造成排气系统使用功能与安全功能破坏而出现排烟不畅、倒灌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壁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剖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薄壁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B剖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薄壁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提供的薄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共用排气管道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中C-C剖示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共用排气管道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中D-D剖示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共用排气管道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中E-E剖示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共用排气管道中阴角的俯视图;
图21是图20中F-F剖示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共用排气管道中阴角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2中G-G剖示图;;
图24是图22中另一G-G剖示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共用排气管道与抽油烟机的连接平面示意图。
图26是现有应用L型薄壁结构的共用排气道与抽油烟机的连接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琦,未经张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开关柜
- 下一篇:电动车蓄电池便捷安全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