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爬行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0477.0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阮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乐乐鱼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3/00 | 分类号: | A47D13/00;B32B3/06;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幼儿 爬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幼儿爬行垫。
背景技术
在婴幼儿生命的早期生活中,婴幼儿的主要基本运动为爬行。爬行可以刺激婴幼儿的大脑小脑发育;而且可以锻炼婴幼儿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的功能。总之,爬行是婴幼儿的一种综合性的强身健体活动,能够很好的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为了给婴幼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爬行活动中心,通常采用一块婴幼儿爬行垫组件铺在一块较平整的地面上,并在爬行垫上放置一些婴幼儿的玩具,以供婴幼儿在爬行垫上玩耍、运动和休息。现有的婴幼儿爬行垫组件主要采用环保材料作为主体层。在该主体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采用塑料薄膜,以实现防水、防潮、隔热和隔冷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供婴幼儿使用的婴幼儿爬行垫功能性单一,弹性不好,而且爬行垫组件拼接不稳定,容易分离,使用婴幼儿直接与地面接触,长期在上面活动及其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拼接牢固,弹性好的婴幼儿爬行垫。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爬行垫,包括爬行垫组件,所述爬行垫组件由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主体层、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上表层以及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下表层组成,所述上表层设于主体层的上表面,所述下表层设于主体层的下表面,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表面涂有一层装饰层,所述爬行垫组件的侧壁设有用于与另一个爬行垫组件的侧壁相拼接的凹部和/或凸部。
爬行垫组件侧壁的凹部与数个爬行垫组件侧壁的凸部相拼接。
所述主体层与上表层、下表层通过热复合的方式复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由于设有以上结构,该婴幼儿爬行垫结构紧凑,组装及拼接简单,弹性好等特点,能够为婴幼儿营造一个非常舒适的活动场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接组合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婴幼儿爬行垫,包括爬行垫组件5,所述爬行垫组件由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主体层1、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上表层2以及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下表层3组成,所述上表层2设于主体层1的上表面,所述下表层3设于主体层1的下表面,所述上表层2和下表层3的表面涂有一层装饰层4,所述爬行垫组件5的侧壁设有用于与另一个爬行垫组件的侧壁相拼接的凹部6和/或凸部7,爬行垫组件侧壁的凹部与数个爬行垫组件侧壁的凸部相拼接,所述主体层1与上表层2、下表层3通过热复合的方式复合,爬行垫组件的厚度采用1-5厘米。
本实施例中的主体层1采用EPE材料,亦称之为EPE棉,俗称珍珠棉。属物理发泡无毒无味相比于传统的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 copolymer;以下简称EVA)材料更环保,无公害,不污染。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的任何威胁。而且该EPE材料还具有防噪功能,能够充分吸收震动的冲击,具有弹性效果,该EPE材料还具有保温的功能,即使地板温度较低,也能够保证婴幼儿爬行垫组件上的温度,为婴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本实施例的上表层2和下表层3分别设置在主体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层2和下表层3都是由PE材料制成。PE材料也属于环保材料,无公害,不污染。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的任何威胁。
本实施例的装饰层4分别设于上表层2以及下表层3采用无毒,无味的原料进行各种各类的装饰效果,可以提高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对图案,对色彩分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乐乐鱼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乐乐鱼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隐藏分组显示广告牌
- 下一篇:煤矿井下运输设备集中远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