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双向汽车防盗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40005.5 | 申请日: | 201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杰;杜春臣;田学英;孙纯;任德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片机 双向 汽车 防盗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盗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向汽车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目前是人类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全世界每年汽车销量达6000多万,保有量已超过5亿辆。用车越多被盗的汽车也越多,因此汽车防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已经与安全、环保、节能三者一起被列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四大课题。
汽车防盗设备按其结构与功能可分三大类:机械式、网络式和电子式。机械式防盗原理是用机械锁锁住汽车上某一结构,如变速器、方向盘等。该类防盗器安装简便,价格便宜,但其体积较大,且该类防盗设备只防盗不报警,无法确保防盗。网络式防盗主要依靠社会的公共网络监控车辆的行驶,如GPS定位系统、GSM或GPRS等,该类防盗器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但价格较高,需要支付服务费,而且通信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使防盗性能降低。电子式防盗器是目前汽车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防盗装置,利用钥匙中的无线电发射芯片与车身内的ECU通信即可实现单向甚至双向报警。当汽车遭到外界侵扰时,在附近的车主能通过随身携带的钥匙上的显示屏了解汽车的状况,但其缺点是误报率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向汽车防盗报警装置,该装置通过在车身内安装的多个触发源,实现防盗自动报警,并通知遥控器进行远程报警;在实现双向报警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误报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能完成车门自动上下锁、报警自动恢复、报警紧急解除等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功耗低。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向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遥控器,所述主机包括主控制器MCU、主机电源、振动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频模块和报警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制器MCU、振动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频模块和报警电路分别连接主机电源,所述振动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频模块和报警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器MCU。
所述遥控器包括控制芯片、无线收发模块、电源、键盘、报警模块,其中,控制芯片、无线收发模块、报警模块和键盘分别连接电源,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键盘和报警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LED显示屏、蜂鸣器和振动电机。
所述主控制器MCU采用LPC930。
所述振动传感器选择振动探测器或者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倾斜角传感器选用SCA61T-FA1H1G。
所述报警电路采用RT0100电路。
所述控制芯片采用LPC9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机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遥控器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系统框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双向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主机和遥控器;其中,主机包括主控制器MCU、主机电源、振动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频模块和报警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制器MCU、振动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频模块和报警电路分别连接主机电源,所述振动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频模块和报警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器MCU。
主控制器MCU采用LPC930,用于检测传感器的触发,并产生报警信号,同时更新遥控器的状态实现同步报警。LPC930工作电压在2.4~3.6V之间,因此在主机电源中加入SPX1117稳压器产生3.3V的直流电压。
报警电路采用RT0100电路,RT0100是可产生单一报声的晶体电路,采用CMOS技术制造,内建RC振荡电路,工作电压为2~5V,低静态电流。
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前轮悬架位置上,用来检测汽车的振动。振动传感器选择振动探测器或者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探测器采用YT-SHK-C。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用HK9101-J。
倾斜角传感器安装在车门主轴上,用来检测边门的开启。倾斜角传感器选用SCA61T-FA1H1G。
高频模块选择JZ-B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汽车燃油被盗的警报器
- 下一篇:一种行人保护的汽车发动机罩升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