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9687.8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芦刚;王宝磊;吴先年;伍月丽;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8 | 分类号: | B61F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孙海英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轴箱 悬挂 摆动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具体地指一种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铁路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货车的增载提速成为发展要求之一。我国铁路将逐步实现客货分线,更需要开发新型重载、快捷货车,进一步提高货运能力。铁路货车重载、提速的关键之一在于货车转向架的结构和性能。
目前,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摆动式转向架和轴箱悬挂式转向架等几种。摆动式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性能好,垂向动力学性能无明显优势;轴箱悬挂式转向架轮簧下质量轻,轨垂向冲击和动作用力小,垂向动力学性能好,横向动力学性能无明显优势。
此外,常用的铁路货车摆动式转向架还存在以下不足:摇动座支承在翻车机翻转工况时,摇动座支承时而会有翻转动作,存在脱出的可能,其连接可靠性、防脱出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固定杠杆支点座与转向架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在固定杠杆支点座安装以及维修切割时易对零部件本体造成损伤,影响连接的可靠性;现有的制动拉杆托设计为一个单独的零件,使用时焊接在铁路货车转向架上,维修时须单独进行切割作业,也容易对零部件的本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解决车辆运行时横向性能与垂向性能难以同时提高的技术问题,提高转向架零部件的连接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包括轮对、轴箱、侧架、摇枕、旁承和基础制动装置,所述轴箱与侧架之间设置有承载鞍,所述摇枕两端下方设置有中央悬挂装置,所述摇枕上设置有固定杠杆支点座。所述侧架和承载鞍之间设置有橡胶弹簧,所述摇枕两端中央悬挂装置的下方连接设置有弹簧托板,所述弹簧托板两端下方设置有摇动座,所述摇动座通过摇动座支承与侧架相联接。
进一步地,为了限制摇动座支承的翻转动作,防止发生脱出事故,所述摇动座支承的支承本体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脱柱体。作为优选,所述防脱柱体突出支承本体的水平长度为20~24mm,所述防脱柱体的宽度为35~40mm,所述防脱柱体的竖直方向厚度≤20mm,所述防脱柱体的竖直方向对称线至支承本体底部距离为35~40mm。
再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固定杠杆支点座安装以及维修切割时对零部件本体造成损伤,所述固定杠杆支点座的支点座本体一侧设置有制动拉杆托,所述支点座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铆接通孔。作为优选,所述铆接连接孔为三个,呈等腰三角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通过在侧架和承载鞍之间设置橡胶弹簧,利用橡胶弹簧的低扭转刚度,释放侧架的摆动,形成上摆点;弹簧托板两端下方的摇动座通过摇动座支承与侧架相联接,形成下摆点,使两侧架可以相对于摇枕作同步的横向摆动,提高了转向架的横向性能和垂向性能,可满足铁路货车提速需求。
摇动座支承在支承本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脱柱体。安装时,将该防脱柱体装入转向架侧架上相应位置的防脱孔内,可限制摇动座支承的翻转动作,可起到防脱出的作用。
支点座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制动拉杆托,并设置有铆接通孔,整体采用了铆接的方式与转向架连接,易于更换维修,可避免固定杠杆支点座以及制动拉杆托安装及维修时对零部件的本体造成损伤。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维护和管理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固定杠杆支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摇动座支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摇动座支承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包括轮对1、轴箱2、侧架4、摇枕7、旁承8和基础制动装置9,轴箱2与侧架4之间设置有承载鞍3,摇枕7两端下方设置有中央悬挂装置6,摇枕7上设置有固定杠杆支点座11。固定杠杆支点座11的支点座本体11a一侧设置有制动拉杆托11b,支点座本体11a上设置有三个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铆接通孔11c,如图4所示。制动拉杆托11b与支点座本体11a铸造为一体,即由原来的两个零件合为一个零件,再通过铆接通孔铆接到摇枕7,易于更换维修,可避免零件安装及维修时对零部件的本体造成损伤。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维护和管理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9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隔热保温的汽车骨架结构
- 下一篇:轨道车辆车顶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