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珍珠岩尖劈吸声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9675.5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阮景文;雷彬;黄盾;周以毅;吴刚;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珍珠岩 吸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降噪领域的声屏障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强珍珠岩尖劈吸声砖。
背景技术
目前,吸声砖砌体式声屏障是降低交通噪声的重要声屏障形式之一,在交通治理领域被广泛运用,目前的吸声砖有珍珠岩吸声砖、陶粒吸声砖、矿渣吸声砖、木屑吸声砖等多种。但是由于为了满足吸声性能要求,吸声砖需要采取轻质松散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强度等级又不能满足砌块类声屏障设计规范要求;当采取密实材料制作吸声砖达到强度等级要求后,吸声砖的吸声性能又受到较大影响,也很难达到声屏障设计规范关于吸声性能的要求。因此协调吸声砖的吸声性能和强度等级这对矛盾成了制约吸声砖运用的瓶颈问题。目前还未发现有同时满足强度等级和吸声性能要求的吸声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等级达标、吸声性能达标的高强珍珠岩尖劈吸声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高强珍珠岩尖劈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抗压部分和面向声波入射方向R凸起的尖劈吸声部分;所述U型抗压部分为U型槽状,所述尖劈吸声部分的内面设有凸起,所述尖劈吸声部分1的凸起与U型抗压部分的U型槽相配;所述尖劈吸声部分的宽度和高度与U型抗压部分的宽度W和高度H相对应;所述尖劈吸声部分为混凝土与膨胀珍珠岩颗粒混合材料;所述U型抗压部分为素混凝土材料。
较佳地,所述尖劈吸声部分的尖劈角度a为30~150度。
较佳地,所述U型抗压部分槽底的宽度W为270~330毫米,槽底的厚度T1为70~90毫米;U型抗压部分侧壁的长度L1为170~210毫米,侧壁的厚度T2为45~55毫米;U型抗压部分的高度H为160~200毫米。
较佳地,所述尖劈吸声部分的长度L2为35~6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其一,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颗粒制备,且可一次整体成型,结构简单。
其二,U型抗压部分采用全混凝土制备,使本实用新型具有7.5MPa以上的抗压强度。
其三,由于吸声砖呈尖劈状,从吸声砖外侧至内侧的各个平面上,吸声砖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声阻抗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过渡形式,其声阻抗从接近空气的特征阻抗逐步增大到接近吸声材料的声阻抗,声阻抗由小逐步增大,相对变化不显著,使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系数达到了0.84。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1的I-I剖视图;
图4为图2的II-II剖视图
图中:1-尖劈吸声部分1;2-U型抗压部分2;3-凸起;a-尖劈角度;R-声波入射方向;W-U型抗压部分的宽度;H-U型抗压部分的高度;T1-U型抗压部分槽底的厚度;T2-U型抗压部分侧壁的厚度;L1-U型抗压部分侧壁的长度;L2-尖劈吸声部分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高强珍珠岩尖劈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抗压部分2和面向声波入射方向R凸起的尖劈吸声部分1;所述U型抗压部分2为U型槽状,所述尖劈吸声部分1的内面设有凸起3,所述尖劈吸声部分1的凸起3与U型抗压部分2的U型槽相配;所述尖劈吸声部分1的宽度和高度与U型抗压部分2的宽度W和高度H相对应;所述尖劈吸声部分1为混凝土与膨胀珍珠岩颗粒混合材料;所述U型抗压部分2为素混凝土材料。
所述尖劈吸声部分的尖劈角度a的具体角度优选为30~150度。
所述U型抗压部分的具体尺寸优选为:U型抗压部分2槽底的宽度W为270~330毫米,槽底的厚度T1为70~90毫米;U型抗压部分2侧壁的长度L1为170~210毫米,侧壁的厚度T2为45~55毫米;U型抗压部分2的高度H为160~200毫米。
所述尖劈吸声部分的具体尺寸优选为:尖劈吸声部分1的长度L2为35~620毫米。
上述吸声砖制作工艺如下:
材料选择:
(1)颗粒直径为约0.1~5mm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堆积密度为70~110kg/m3;
(2)合成纤维采取改性聚脂纤维,长度约5~15mm;
(3)U型抗压部分2使用素混凝土,尖劈吸声部分1使用普通硅酸盐混凝土;
(4)发泡剂;
(5)憎水剂采用10~20°液体石蜡;
(6)防水剂采用有机硅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9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遥控开关的无线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外探测监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