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流量输出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9257.6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傅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047 | 分类号: | F04B1/04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流 输出 柱塞 | ||
1.一种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包括轴装配组件(1)、上盖(3)、下盖(4)和罩盖组件(5),其特征是:上盖(3)下方装有3个中心对称分布的高压柱塞泵(16),下盖(4)上方装有3个中心对称分布且与高压柱塞泵(16)呈交错安装的低压柱塞泵(15),上盖(3)和下盖(4)之间还装有起定位作用的上下盖连接管(14),下盖(4)外固定有罩盖组件(5),罩盖组件(5)同时与上盖(3)形成配合,上盖(3)和下盖(4)中央贯穿有连电机的轴装配组件(1),轴装配组件(1)中间设有带有偏心轴(1-8)的角接触球轴承(1-5),角接触球轴承(1-5)在轴装配组件(1)工作时分别与高压柱塞泵(16)和低压柱塞泵(15)形成配合,高压柱塞泵(16)的外侧设有进油阀(7),上方设有连通上盖(3)油路孔道的出油阀(6),低压柱塞泵(15)的外侧设有进油阀(7),下方设有连通下盖(4)油路孔道的出油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轴装配组件(1)包括轴(1-1),轴(1-1)上的角接触球轴承(1-5)的两侧装有分别与上盖(3)和下盖(4)配合用于定心的深沟球轴承(1-2),轴(1-1)的末端装有对深沟球轴承(1-2)限位的轴用挡圈(1-6),两个深沟球轴承(1-2)与角接触球轴承(1-5)之间都装有起平衡作用的偏心块(1-4),偏心块(1-4)的两侧都装有垫圈(1-3),所述与角接触球轴承(1-5)套接的偏心轴(1-8)与轴(1-1)之间通过平键(1-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柱塞泵(16)包括高压泵体(16-1),高压泵体(16-1)后端装有进油阀(7),进油阀(7)和高压泵体(16-1)之间设有铜垫(20),高压泵体(16-1)前端装有高压柱塞(16-2),高压柱塞(16-2)前端设有弹簧垫(18),高压泵体(16-1)和弹簧垫(18)之间装有柱塞弹簧(17),高压泵体(16-1)通过圆柱销(19)固定于上盖(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低压柱塞泵(15)包括低压泵体(15-1),低压泵体(15-1)后端装有进油阀(7),进油阀(7)和低压泵体(15-1)之间设有铜垫(20),低压泵体(15-1)前端装有低压柱塞(15-2),低压柱塞(15-2)前端设有弹簧垫(18),低压泵体(15-1)和弹簧垫(18)之间装有柱塞弹簧(17),低压泵体(15-1)通过圆柱销(19)固定于下盖(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进油阀(7)包括进油阀体(7-4),进油阀体(7-4)油路口装有进油阀钢球(7-3),进油阀体(7-4)前装有进油阀弹簧压盖(7-1),进油阀弹簧压盖(7-1)和进油阀钢球(7-3)之间设有进油阀弹簧(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出油阀(6)包括出油阀体(6-4),出油阀体(6-4)油路口装有出油阀钢球(6-3),出油阀体(6-4)前装有出油阀弹簧压盖(6-1),出油阀弹簧压盖(6-1)和出油阀钢球(6-3)之间设有出油阀弹簧(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上盖(3)内位于高压柱塞泵(16)上方的安装孔内以及下盖(4)内位于低压柱塞泵(15)下方的安装孔内都分别装有尼龙垫(8)、出油阀(6)、第一O形圈(9)和四氟垫(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罩盖组件(5)与上盖(3)配合处装有第二O形圈(12),上盖(3)内通孔处与轴装配组件(1)之间装有密封圈(11),上盖(3)上装有排气螺钉(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量输出柱塞泵,其特征是:所述上下盖连接管(14)两端装有第三O形圈(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92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